美文网首页写意秋雨历史旅行·在路上
观《文化苦旅》首篇,知余秋雨其人

观《文化苦旅》首篇,知余秋雨其人

作者: 离火大盛 | 来源:发表于2016-10-08 10:09 被阅读236次
    图片发在简书APP

    娱乐圈的事儿很乱,文化圈的事儿更乱,不信请看......

    1▼

    这几日忙着备考,真的很费心呀。

    每天早晨6点就早早的爬起来,穿上衣服,洗洗脸,就开始背诵题目。吃过早饭,就要到A大校园里,陪着这帮学生一起备考。

    瞬间感觉自己好可怜呀,明明都毕业的人了,还要像个学生似的读书、学习......对于习惯的懒惰的人来说,瞬间的勤奋,只会让瞌睡更加频繁......

    不过,A的学风真的很是不错,明明是国庆假期,校园里处处都是考研学生的身影,看看人家,想想自己,瞬间觉得鸡血满满:奋斗!学习!向上!

    然后,偷偷的拿出《文化苦旅》,开起了小差儿~

    2▼

    这本书,我是从作者的自序开始看的,怎么说呢,带着虔诚的心去阅读,多少会被余先生的文化素养所包围。我像往常一样,在喜欢的文字底下画着线,一不小心,一页纸上全是长线了。

    比如这句:“培根说历史使人明智,也就是历史能告诉我们种种不可能,给每个人在时空坐标中点出那让人清醒又令人沮丧的一点。”

    引用加自我理解加形象比喻,还算不错的。

    再比如,“其实,所有的故乡原本不都是异乡吗?所谓故乡不过是我们祖先漂泊旅程中落脚的最后一站。----杨明:《我以为有爱》”额,这句话是余先生的引用,不过的确是很有道理的一句话,很值得分享。

    然后,翻开下一页,来到首篇《道士塔》。

    3▼

    余先生的确是文化人,开篇介绍就在数落这位破坏了莫高窟文化的罪人——王圆箓。

    王道士是何人?余先生说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原因有二:

    一是,刷白了部分壁画、造像,在洞窑里堆起了几个天师和灵官。二是,王道士把经卷、壁画卖给斯坦因、伯希和等洋人(讽刺的是,卖掉的经卷得以保存至今,没卖的反倒散失了)。

    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莫高窟苦苦看守者,竟然被余先生塑造成了跳梁小丑,实在不应该。王道士没有抢取,没有豪夺,很自然的做了莫高窟的看守者,一切就是都是偶然,而且一做就是十年。即使莫高窟已然被遗弃,他仍然在那里看守者,毫无疑问,他对莫高窟做出过贡献。

    让我们想象一下,一个一贫如洗的穷道士,没有政府的资助,没有部门的管理,一个人跋涉在大漠的风沙里,一口一口的化缘,一分一厘的钱全部都花在了莫高窟的修复工作上,这这难道不是虔诚吗?对此,余先生的评价是目光呆滞,畏畏缩缩,到处可见的中国平民。设想一下,如果把余先生放在当时的环境中待上十年,难说您能比王道士好到哪里去。

    4▼

    当然,王道士在修复洞窑的过程中,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对窑内的文物有损坏,却也是事实。例如,刷白了几个洞窑的壁画,要重新画上唐僧西游取经的故事;他也毁坏了几尊佛像,换上了道教的天师和灵官。对此,余先生要跪下向他呼喊,“请等一等,等一等......”实在是滑稽、可笑。不过,他如果能听到也不一定会听您的,因为您好像没对莫高窟的保护做出过什么?所以,他也不一定会认同您这位局外人的观点。

    再者说,我查阅资料发现,莫高窟的壁画,往往不止一层,后来者往往会把前人绘制的壁画用泥土盖住,再绘画上新的,这不正是和王道士做法一样吗?后人画的不一定比前人好,那么你就能说王道士画的壁画,在过个1000年后,算不上文物吗?说这话,余先生是否有失公允?

    5▼

    事实上,有一个人对莫高窟文物的破坏要远甚于王道士。他就是余先生在第二篇溢美之词赞美的张大千先生呀!

    资料显示,从1940年到1942年,张大千曾经两次来到莫高窟临摹壁画。而张大千在临摹时,经常把表层壁画剥去,来看看早期的壁画是什么样子的。如今在莫高窟130窟就有张大师的“杰作”,他先剥去西夏的壁画,再剥去晚唐的壁画,最后留下的是最下层的盛唐的壁画。当然,张大千并不是变剥离边保护,他是剥离开直接丢在地上。如果说,王道士没有文化,不知保护文物尚且可以原谅,国画大师张大千,竟然也是如此破坏文物,就没有办法理解了。

    被张大千剥离的壁画多达30多处,余先生并没有对此说一丝一毫,这是为何?40年代的张大千大师尚且只有这点的文化保护意识,还得到了原谅,而余先生要对一个清朝末年的道士如此苛刻。

    还是说,因为张大千是名人,余先生得罪不起呀?

    6▼

    当时的清朝腐败情况,大家有所共知。王道士在清理窑洞淤泥时发现大量经文后不只一次的向官员进行申报,还不是官员走过来拿上几本就此罢了,就算把经文运往京城的途中,还不是这个官员挑几本,那个官员留几件,最后对文化的保护有半点意义吗?

    最让人调侃的是,被洋人拿走的经文好好的保存下来,被留下的经文却再也找不到了。那问题来了,我想问一下余先生,什么才算是文化的流传呢?文化难道就是您心中想的经文吗?如果单纯的这么考虑是不是太过狭隘?经文只是信息的载体,经文也只是文化的片面流传,经文流传哪里都是一样的,在哪里都能发挥着本属于他的文化作用,这不就够了吗?至于他的所属权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有这么重要吗?当然,这其中不乏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对于国仇家恨我们暂且不去考虑。只是想说,经文是用来传播文化的,而不是拿来炫耀文化底蕴的。

    况且,国外的文化典籍在登记后是可以借阅的,而在中国,却只能在冰冷的玻璃灯光下观看一眼所谓的文物,这能算是文化的传承吗?

    7▼

    俗话说的好,人怕出名,猪怕壮。潜心研究文化的人,一旦出了名,就想着怎么圈钱了。

    余先生在青歌赛上的表现着实抢眼,这也不得不让我觉得余先生是否还在潜心的研究文化了。

    当年,余先生与易中天先生互掐的桥段也是一时名噪天下,网友评价易先生是“真小人”,而却给了您“伪君子”的称号,现在看来,的确......

    很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文化苦旅》首篇,知余秋雨其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ru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