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弗,苏轼的第一任结发妻子,她之于苏轼,如春与清溪,悠远流长。
北宋的士大夫,待遇优渥,一妻多妾也司空见惯,即使是苏轼,后来京城为官时也有过好几个妾,不过刚入仕时的苏轼,年二十六,和小两岁的结发妻子王弗一起,去到偏远地区凤翔市任通判,宋朝的通判,是朝廷委派的,职位仅次于太守,可以理解为副市长。这个起点对于新科进士来说已经很高了,他是制科考试第二名,所以和金榜三甲的分配原则基本接近。就这样,苏轼与王弗一起,开始了宦海生涯的第一站。
苏轼算是草根出生,发妻王弗是他在22岁时去东京汴梁科考前,家里给找的一个门当户对的亲事,王弗饱读诗书,且能慧眼识人,年少的苏轼那会是有一点点恃才傲物的,很多人叫他苏贤良,毕竟一出道就制科第二,还被文坛领袖欧阳修赏识,颇有未来文坛接班人的意思。
常言道月满则盈,好在苏轼有位贤妻,夫人王弗非但精明干练,而且颇识大体。苏轼在外面做些什么,回到家去,夫人一项一项地要问个仔细,她说:“你离开父亲远了,凡事没人指点,不可以不谨慎。”她常引用公公说过的话来警戒苏轼。苏轼在家里见客,她就站在屏风后面,听他们说些什么,然后对丈夫说:“某某这个人,说话模棱两可,一味逢迎你的意向,你何用与这种人谈天。”有的人惯会拍马,跑来表示热络,夫人说:“这种朋友,不会长久,交情套得那么快,其去也必速。”苏轼非常佩服她的眼光和见识。
一年大雪,住宅庭前积雪甚厚,只见古柳树下约有一尺见方的地方,独无雪迹,等到天晴了,这方土地又高起数寸来,苏轼怀疑是古人窖藏丹药之处,丹药性热,所以地不积雪而土又坟起,他想发掘。王弗夫人说:“假使先姑在,一定不会许可的。”
这是引用程太夫人不许发掘纱縠行老宅中地下大瓮的故事,如此婉转谏阻,使苏轼觉得惭愧而止。
公元1065年正月,苏轼任职期满返京,五月二十八日,王弗过世,仅二十七岁,只有一个儿子苏迈,还不满七岁。他俩的婚姻生活只有十年,而这十年里面,正是丈夫出外求取功名,家庭残破,离合无常的艰难时期。她在家侍奉翁姑,勤俭谨肃,声闻戚党;到随夫游宦凤翔,深知她的丈夫缺乏社会经验,生性又大而化之,她就专心注意他在外面的每日行事,细心观察与丈夫交往的朋友,以她精明的头脑,帮他辨析人情事理,及时谏诤,避免上当。
王弗夫人的谨言慎行,正是苏轼所最缺乏的修养。她的精明干练,使苏轼对她产生很多依赖,隐然做了丈夫的护身神,而今一旦丧逝,怎不令他痛恸。
父亲也嘱咐儿子道:媳妇从你于艰难,将来,你必须要将她葬在其姑之侧。这在当时的家族观念里,是一种崇尚与敬爱的表征。所以苏轼作《亡妻王氏墓志铭》说:“君得从先夫人于九泉,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苏轼对夫人王弗的敬爱,也永远不衰。后十年,熙宁八年(1075)的正月二十日,他在密州梦见夫人,犹是凄切难遣,作《江城子》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的多情人所共知,诗词如:“多情应笑我,多情却被无情恼”。但苏轼的多情,与凡夫俗子的不同,它是越过生死的思念,遥想年少的亡妻当年的情景:小轩窗,正梳妆…仿佛爱妻就在眼前,这种多情不是滥情(此时的苏轼已经39,娶王弗堂妹王润之已十年),恰恰是他活的真实通透的体现。
多情自古伤离别,在宋朝的文人士大夫中,把妻子写进诗词的很少,毕竟是大男子主义盛行的封建社会,苏轼写了,还不止一篇,到后来苏轼年迈之时,写给王朝云的就更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