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成语典故 讲历史故事(88)
用人多疑,崇祯霉运
文/石岩磊
1627年,明熹宗死时没有留下子嗣,由他的异母弟弟朱由检继任,改年号为崇祯。朱由检登基后,彻底清除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势力,迅速平反前朝的冤假错案,而且他勤于政事,厉行节俭,试图力挽大明江山之将倾。
崇祯帝上任伊始,便发出“文官不爱钱”的号召。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一直以身作则,当政17年里,宫中没有搞任何土木建设,其吃穿用度亦不讲究。朱由检的勤政很是出名,他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一次,崇祯帝去拜见祖母,竟然在说话间坐着睡着了,当得知孙子因处理国事已两天没合眼时,祖孙二人不禁抱头痛哭起来。尽管朱由检励精图治,意欲做明朝中兴之主,然而天不遂人愿。
明朝末年,地球进去小冰河时期,全国各地旱灾、蝗灾不断,人们争挖树根、取观音土以果腹,甚至上演了人吃人的惨剧,另外,瘟疫还四处蔓延。史载,1643年鼠疫大流行,仅北京城里就有四成人口死于疫病。可随着在东北与清军的战事吃紧,明政府连续增加辽饷、练饷等税赋,走投无路的民众开始揭竿而起造反,其中尤以李自成最为声势浩大。
崇祯帝面临着抵御清兵与镇压起义军两线作战的窘境,但使朱由检走上万劫不复之路的根源,还在于他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崇祯帝天生敏感多疑,对属下充满猜忌和不信任,他频繁地调整官吏,像刑部尚书差不多一年一变,“剿匪总司令”走马灯似的更换了十几人,而诛杀袁崇焕更被后人认为是自毁长城的败笔。袁崇焕镇守宁远,多次给清军造成重创,后来皇太极使用离间计,让崇祯对他起了疑心,最后凌迟处死了这位屡立奇功的边关大将。
1644年,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明王朝已濒临崩盘。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前夕,山穷水尽的朱由检令皇后及多位妃子自缢身亡,然后召来15岁的长平公主,流着泪哽咽道:“你为什么要降生到帝王家来啊!”说完左袖遮脸,右手拔出刀来劈向女儿的左臂,接着又砍伤她的右肩,致使孩子当场昏死过去。最后,万念俱灰的崇祯帝登上皇宫北面的煤山,结束了自己壮志未酬的一生,而他临死前留下的血书值得盘味。
崇祯帝写道:“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从中不难看出,朱由检至死仍在甩锅,把明亡的罪责推给大臣,足见其心胸之狭隘,他成为亡国之君可谓并不冤枉。而“勿伤百姓”一语还是体现了其仁爱之心,只可惜他生不逢时,全家上下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悲惨结局。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崇祯帝所表现出的悲悯之情或许只是他临终前的良心发现,但他的人品的确没有多少可以指摘之处,其不好酒色,不慕奢华,是个勤政爱民的好干部,但狐疑善变是他最大的弊端,错杀良臣终于铸成大憾。或许清朝奠基人之一的多尔衮总结得最为恰当:“崇祯之亡,天数已定。彼时总有良臣,也济不得事。”是啊,明朝的覆灭岂是朱由检一人之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前面几任荒淫无道的帝王才是元凶,只是崇祯帝接过了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而已。
2021.2.2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