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483952/0c3880d81b8404fb.jpg)
说来真是有点太没出息,笔者眼下闲时倒是不少,但也很少看书;读报那就更稀罕了,至少十年没瞅过报纸一眼了。干嘛呢?闲瞭手机呗,看手机里的带画面的乱七八糟正好迎合了自个儿满肚子的龌龊。没办法,本就是个俗气之人。
比如看那些所谓的大龄优质女子找男朋友的非理性要求就很有意思:彩礼八十八万,全家人的工资和收入都由她来保管,高端轿车两辆,市内住房三套········一般说,这时候的男人十有八九在内心里都欲撤退了,不过出于礼貌没有拔腿走人罢了,遂敷衍道:“届时咱俩结婚,一套房屋不就足够了嘛?”对方一听,愈加呈现一副天女下凡,居高临下的口吻:“除了婚房外,我爹娘也得由郊区搬到市区,此外我弟弟也要结婚了,得为他备一套新房·······”
每当看到类似情节,便不由地笑了,不由自主会想起老早老早前的经历里的一个小细节。
正敲打键盘的这厮幼时正赶上一个“全民皆兵”的时代,触目所及,一派雄赳赳气昂昂的气息。此四字(全民皆兵)对没亲身历经过此年代的后来者讲,很难一下子解释清楚,而对当时的一个普通小屁孩来说,那是一段非同寻常的,崇拜战斗英雄的经历,魅力无穷,今生难忘。
于是,就像戏曲演员除了雄姿飒爽的行头外,手里出现频率最高的道具扇子一样,一个小孩子手随身也得有件应时的家什。嘛东西能担此大任呢?弹弓。弹弓是男孩子的标配,就像现在的人手一部的手机,也是一个孩子军人梦的一部分。
总之这是件半个多世纪前贫困年代流行的冷却器型小孩子玩具,主要供男娃儿玩。一般由弓架、皮条、皮兜三部分组成,弓架一般用树木合时的枝丫为原料制作,呈“丫”字形,上两头系上皮筋,皮筋中段系上一包裹弹丸的皮块。弹弓的威力取决于皮筋被拽的拉力和皮筋的回弹速度,弹丸一般呈蓖麻子大小为佳。主要用来打鸟,驱赶不受欢迎的黑老鸭等等。
如果说弹弓还有其它功能的话,那就是男孩子间打群架时武器了,真有的孩子特喜玩弹弓,且玩得很溜,稳准狠如神枪手一般。有点意思的是,那个年代里,孩子很多,家家户户好几个,五六个甚至七八个的并不少见。而如此一来,父母对子女们的管理便粗疏多了。于是,甲巷子与乙巷子,南街与北街甚而前村与后村的半大小子间的打群架便少不了,而弹弓便是最得手的“兵器”。虽不至于弄出大伤害,但可以说,每个弹弓都有一把血泪史一点不为过。
笔者自然也少不了一副弹弓的保护。需特别说明的一点是,虽很少参加打群架,更多只是用来打鸟儿——吃麻雀肉在那个时代里也是件很解馋的事情——但有着一把看上去很是精致的弹弓,弓架由质地坚硬的槐木做成,劲道合时,木纹鲜明;皮条呢被切割得整齐(这样发力均匀,命中率高)看上去漂亮招眼。上学时书包里除了书本,就是弹弓和备妥的一包“子弹”了。
可有一天,只上下课间的一刻钟,自己的心爱之物便没了踪影,自然为之着急。熬到下课,左寻右找,最终有了着落,原来是紧挨着同桌的女同学悄悄拿走了。女娃们又不玩这个,你拿它干嘛?问急了,同桌脸一埋,羞羞道:“送给我弟弟玩儿·······”
要知道,平素跟此女同桌关系很密切,系同学眼里的一对儿呢。
哈,跟眼下的给弟弟要婚房异曲同工。
据说,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一种“射”的工具,就是弹弓想想也是,近距离杀伤,刀剑最是得力;目标稍远,就是弓箭了,弹弓的原理与弓箭的原理相同,都是利用弹射力来进行发射,只是弹弓用的是弹丸,而弓箭用的是箭而已。据《弹歌》记载:“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译为白话就是:砍伐竹子,制造弹弓,射出弹丸,射中鸟兽。也就是说,古代很早的时候就已出现了弹弓。
简陋的弹弓,记载了一个特殊时代里无数男孩子无忧无虑的时光。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83952/da454d0b92c2698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