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支付战争》是在二月,冷冽的冬风常常划过窗沿,激起一阵金石交鸣。
书的原名叫做《Paypal War》,很显然,他说的并不是远在大洋彼岸的支付行业的竞争之路,而是Paypal这个神奇的公司以及Paypal黑帮的发展之路。
公司的发展可谓是九死一生,从早期的获取用户乏力,到与X.com的竞争,再到和地主eBay的竞争,一步错步步错,惊险万分的竞赛只有一个胜利者。尽管最后Paypal还是卖给了eBay,但是它依然是胜利者,和它一同竞争的Billpoint早已化为历史的尘埃,而Paypal一同创业的伙伴凭借Paypal上市成功踏入创投大殿,开启商业教父们的辉煌人生,不可谓不精彩。
在花旗银行成立支付业务时,遭到了Paypal等互联网支付系统的沉重打击,很多人总是不明白为什么拥有庞大用户群和巨额资金的金融巨头会在互联网中折戟沉沙。
显然这些银行完全没有理解“创造性破坏”,他们并没有在市场中与新科技公司竞争,而是怂恿政府打压有潜力的新秀,而这些新秀已经经历了非常激烈的竞争。
近年,在中国有一种理论叫做“破坏性创新”,和此处所谓的“创造性破坏”暗合。
技术从来没有所谓善恶,当一个技术改变了一个产业,与之俱来的就是一种非主观的“破坏性创新”。
Uber和滴滴是两家共享经济服务的打车公司,显然,他们的目标是取代传统出租车行业,而他们并不与传统的出租车行业去竞争市场,也从不去申请出租车牌照。因为他们使用的是破坏性创新,他们在打开一个新的市场,从这个市场释放的能量能够回报给他们更好地市场和用户,而用户在迎接新市场的同时也会自然而然的丢弃老市场的产品,传统企业们长久积累的渠道和力量就会像马奇诺防线一样,不攻自破。
当然,Paypal的成功不可复制,在中国更加不可能。作为地主eBay发布了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商家可以任意使用第三方支付方式,而在中国,阿里巴巴不可能允许一个第三方的支付自由的在淘宝上征战奔驰,一个简单地封锁便可以了结这一切。
彼得一开始创立Paypal就划定了一个“统治世界”指数,改变全球货币方式是创业的初心。保罗·马丁作为一个在校学生,直接休学参与创业,而不是作为一个实习生一边创业一边学习,有决断,才有担当。
作者刚刚加入Paypal很显然是为了钱,他提到,之前在安信达工作的时候,沉闷而没有光明。而来到硅谷,互联网新贵驾驶着豪车飞驰而过,他也想拥有激情与财务自由的未来,于是他毅然加入团队,放弃了原本稳定的工作。而在Paypal被收购后,他说:
看到公司之前的创业文化变得越来越像安达信而不是像康菲尼迪,而且看到这么多优秀的人才离开,我轻松地做出了决定。2003年6月,在担任了一段时间重组后新公司的临时全球营销副总裁后,我离开了PayPal。在新的高管团队下我的任期很成功,而且我与可爱亲切的马特·班尼克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但是我放弃了终身副总裁的职位。在加入PayPal之前,我职业生涯的最终目标就是成为一家大公司的高薪管理者,但是现在我已经不这么想了。 一旦你成为一名创业者,就没有回头路可走。
最终作者还是没有选择成为一个高薪的企业管理者,在经历了那段激情昂扬的岁月以后,似乎已经无法适应官僚化的层层上报的大公司系统。创业者向往自由,渴望创新,功成名就不是目的,享受其中才是精彩。
创业没有回头路,当公司发展在不同的阶段,你需要承担不同的角色和责任。
很多人向往衣食无忧的生活,也有一些人却在衣食无忧后选择了继续奔跑。
去年七月,我站在中关村大街上,看着人来人往,每个人都很急切的快速行走。路上尽管风景怡丽,灯光旖旎,人们却从不驻足,因为有追求便不断行走着。
行文略散,浅尝辄止。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科技轨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