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有人留言和我说:我想去不同的城市,每个城市都住上几个月,感受不同城市的风土人情;一旦觉得厌倦了,就离开...
我说:好啊,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只是——我需要限定一下时间,最终要挑个最喜欢的,住下来。
其实我的朋友圈里,有一位这样的朋友,是个颇具艺术才华的姑娘,跟着她的照片在满世界里闲逛,每每我放下手机,对比自己“一地鸡毛”的生活,我不会叹气,而只会在心里默默叹气。
她是我羡慕的人,但不是我顶羡慕的人,因为这种“自由”也暗中标着它的价格,何况我早已明白其中的道理,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旅行,无非是她的姿势好看,比我高级罢了。
不信的话,你也可以去试试。
我住在郊区,人少,风景好,空气也好,来来回回就看熟了几张面孔。
其中就有个外国朋友,斯斯文文很礼貌的一个男人,每每在超市里碰见他买东西,他只选一个香蕉两个苹果三个胡萝卜。
我猜他是一个人在上海,这几个月一直下雨,或许是天气作祟,总觉得他不说,他的身上也透着独处异乡的漂泊感。
他告诉我,最近上海的天气他不太适应,他喜欢 那种“stay dry”就是干燥、温暖的地方,而且他没有固定在什么地方,不能买很多的厨具,因为不方便带走,只能做简单的饭菜,昨天朋友请他吃火锅,太多肉吃完又很不舒服...
我干巴巴的安慰他说,其实很羡慕你这样,多么自由。
他摆摆手说:这样的生活,一半开心一半痛苦。
一半一半,是人生常态。
追求的都是全部——完整的家庭,不用操心的孩子,以及努力后就可以拥有的成功,最好还有随随便便的自由。
只是我们会不会在拥有的时候,又会“厌倦”自由本身呢?
你看即便是茫茫宇宙里,某颗彗星如果“自由”一下,脱离轨道撞向地球,整个人类都危险了;而地球任性一下,要去流浪,我们就要和明天的太阳说再见了。
后记:一直喜欢庄老师的硬心肠系列,爱她这句“人活一世,沉沉浮浮,忽软忽硬。(我说的是心肠)”。
并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大家一起摇摆和学会“抓住最后一棵救命稻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