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末,盘点我的"芳华"

作者: abcv | 来源:发表于2017-12-25 22:52 被阅读106次
2017年末,盘点我的"芳华"

单位又发电影票了,今年比去年考虑得更周到,去年一个人是两张,今年是三张。干事小李把票递到我和办公室几个人手里,转头对我说:

"敏姐,听说你前几天住院去了?我刚出差回来,还没来得及去看你呢。什么问题啊?"

我对小李笑笑,回答:"小问题,有点心率不齐。"

"啊!你也心律不齐了……"小李有些吃惊的表情。

我摇着头说:"年龄大了,问题就渐渐出来了,正常的。"

小李做了个无奈的表情,然后边往办公室外走,边自言自语地说:

"办公室最后一个身体好的美女也快要消失啦!"

科长突然从隔壁办公室冒出来,对小李吼道:"说啥话呢?人家生病你没时间去看,说两句关心人的话你总说得来吧!"

小李脸露尴尬,我出去打圆场:

"小李没说错,我们为单位奉献了最宝贵的青春,现在带着一副渐渐衰老的躯体,等待退休。除了那一点退休金,我们还能剩下什么呢?"我对科长和大伙笑着说。

科长若有所思地不再说话,大家也各做各的事去了。

在下班的路上,我把电影票从包里拿出来,对着夕阳看了看。去年发电影票的时间也是"圣诞节",哎,又是一年到头了!耳边忽然响起张爱玲《十八春》里的那句话——

"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 ;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还是有点不可思议,时间怎么越来越快了?还没反应过来,它倏的一下又要消失了。我的脑海里,像电影回放一样闪出许多画面——

2017年末,盘点我的"芳华"

在老家,一个北方小镇。正值高三的我,被父母强行要求辍学,安排进一家"铁饭碗"工厂。在计划经济体制主导的单位,环境非常的封闭,人们像机器一样的活着。我很不喜欢单位的工作内容和管理模式,以及那些非常知足、没有梦想的人群……

当时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都很落后,只能通过看电视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失去了正规渠道上大学的机会,我只好读夜大,后由单位指派脱产上电大,然后按合同又回到单位上班。

几经折腾,终究结婚生子。后来单位搬迁到大城市,终于看到了自己向往的外面的世界。瞒着单位,隔三差五地请假在外面找寻发展机会。但后来单位清理"长漂人员",被叫回去了。

于是,我想了个办法,调到了一个时间相对宽松的部门。按揭了一套房子,把家里人户口和工作都迁到了一起。借那个部门有宽松的时间,我监督房屋装修的整个过程,准备等家人入住稳定下来后,利用宽松的时间又去闯荡。

然而,那个部门突然宣布拆散了,我又被合并到厂总部。而厂总部因城市发展规划,刚刚搬往离市区很远的偏僻地带。每天早晨七点钟坐通勤车过去上班,下班回到市区已是华灯初上了。

那时还没有wifi这个东西,单位也只有局域网,个人爱好受到了时空的限制。我只好利用业余很少的一点时间,去图书馆查阅喜欢的书籍,或在周末参加外面的学习活动。考了几个喜欢的专业证书,也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和互联网的发展,有了wifi信号,有了移动数据,有了微信,有了微社群,有了微营销……以前以父母亲戚为核心的社交关系模式,变成了不分地域不分背景,只按兴趣爱好为核心的社交关系模式。实现了跨区域的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整合,给不同阶层不同环境下的人,提供了平等的学习和竞争的机会。

我终于可以跨越时空界限和整个世界连接,再也没有谁可以阻止得了了。我的眼界渐渐宽广,我的世界也变得精彩起来。这是年轻的时候所梦寐以求的事,而现在,已成为了现实。

然而,突然有一天,我发现那些由互联网串起来的同频思维,与我并肩前行、谈笑风生的昵称的背后,竟然已没有了几个同龄人,而是比自己小10岁,甚至20岁的"小伙伴们"。我才如梦初醒——时间都去哪儿了?

2017年末,盘点我的"芳华"

不知不觉中,眼睛看东西没有以前的清晰,记忆力也大不如前。做同样的一件事情,效率比以前低了许多。最近出现心率不齐,幸亏到医院检查并无器质问题。医生在办理出院手续时对我说:"你年龄不小了,得多注意休息啊!"

我开始了迷茫——

如果说"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你该努力;那么,"当你的身体撑不起你的才华时",你又该怎么样呢?

也有人问过我,为什么当初不在稍微年轻的时候就辞职了呢?

人过三十,家有儿女,要还房贷,缺乏跨界经验,你说辞就辞了吗?

鲁迅曾在女师大做过著名的讲演《娜拉走后怎样》。在那次讲演中,鲁迅的答案是:“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虽然这是鲁迅对当时社会制度的抨击,但也不是仅限于此时此地。

面对更多好心的问候,我只能报以沉默的微笑。并祝各位芳华依然的朋友,趁着大好时机,能像张爱玲一样"出名要趁早"。

2017年末,盘点我的"芳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bd7cce11cecd:你觉得是芳华已逝,我怎么看见了一颗依然年轻的心?有的人才28岁就已经有了82岁的心,有的人82岁依然可以活得有新意——比如我老爸,87岁也一样微信玩得溜,朋友圈,微信群,网购,支付宝,滴滴打车一样也没落下,甚至还想玩共享单车,吓得我们给禁了,毕竟一把老骨头了耶!
    abcv:@缤纷生活_8bca 谢谢!
  • 30341a7e552b:文章一开头提的那件事是为了引出下文吧?引出自己对岁月易逝的感慨的,接着回忆起当初被强制退学的经历。
    个人觉得文章里面看点很多,比如把大半辈子贡献给单位 比如别人问你为什么不在年轻的时候辞职又比如你被辍学之后自己读夜大等等,但你总是一笔带过。何不写的细一些就讲一个点呢?😳😳
  • abcv:好的,谢谢点评,已做修改。
  • 苗君甫:这篇好流畅啊,让我也跟着你的文字看到了你一路来的历程,加油啊,你好棒。
    另外,我来挑下刺,个人觉得,前面小李和科长的对话可以再精简一点,主要是它们对后面文章的发展,并没有很关键的作用。还有,现在最好不要写“我亲自怎么怎么样吧”,因为习大大的报道里都不让写了,可以换个词。还有几处标点符号错误,可以再改改
    abcv:@苗君甫 不过文章不是自传哦,是艺术化的"我"哦😬

本文标题:2017年末,盘点我的"芳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yir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