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宗祠古戏楼

作者: 泗四坊方 | 来源:发表于2022-08-07 12:01 被阅读0次

潜山市龙潭乡万涧村杨氏宗祠是皖西南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杨氏宗祠背倚天柱峰,弯环北去的万涧河里猫头石砥柱中流。天柱山茶庄至龙潭乡主干公路横亘祠前。宗祠坐西朝东,总占地4000多平方米,小瓦青砖马头墙,结构对称、建筑精良。据记载:杨氏自宋绍定元年就从江西鄱阳湖迁到潜山,元朝至正三年杨氏五世祖真一公迁到万涧,拓荒扩土,繁衍子孙,到乾隆初年,杨氏各房集资建造了这座祠堂,距今有280多年的历史了,因为它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998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祠堂中厅建筑气派庄严,尚存一些牌匾、对联、家规家训等文化遗迹。清白传家“四知堂”与这些家训家规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促进并形成了杨姓修身敬业积极进取的良好门风。

三进两厢的建筑规格,前厅戏楼、中厅“四知堂”(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后厅寝堂在同一条轴线上。

“四知堂”的故事:"关西夫子”杨震,东汉弘农华阴人,是东汉著名学者。有一年,杨震出任东莱太守,下去体察民情,路过昌邑县,曾受杨震举荐的昌邑令王密,黑夜拜访杨震,并送上十两黄金,杨震当场拒收。王密说你收下吧,没有人知道。杨震说: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无人知道?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带着礼物,狼狈而回。杨震“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故事,影响深远,汉安帝知道后送他“四知堂”三字牌匾,赞许他是廉政模范。

古戏楼屋项是单檐歇山式,在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为两层全木结构。曾接待过徽调、高腔、弹腔、黄梅戏等班社和文艺表演团体演出,京剧鼻祖程长庚的家班“四箴 堂”徽班进京前曾在此演出,现代黄梅戏艺术家韩再芬也在此拍过电视剧,安徽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近年来多次来此拍摄专题片。

前厅古戏楼至中厅形成极为宽阔的院落,主要是集会看戏的场所,能容纳观众700余人。

两边厢楼分上下两层,每层都有60平米,右边厢楼有三块石碑,记载了杨家几百年沧桑变化,在旧构的基础上,杨氏宗祠经过道光、民国和最近的三次修葺,已经形成了一个占地面积约1154平方米的四合院式建筑体系。

中厅到后厅,中间有天井,天井两边是官厅,主要是用来接待达官贵人的;后厅神堂是祠堂的核心部分,建有神龛,供奉着杨氏历代祖先牌位,是组织祭祖和实施家法的场所。

2022年8月1日,天柱山公园管委会主办,脚爬客科普推广中心承办的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志愿者训练营一行28人来到杨氏宗祠,美女言言麻麻详细讲解了这一古建筑丰厚的人文历史,志愿者亲自踏上木楼梯,登临古戏楼,仰观天柱秀色,近视古色古香雕龙绣凤木雕廊坊,体验前人智慧结晶,为古皖灿烂的文化竖起大拇指。

如今万涧村致力于旅游开发,宗祠河对岸正在筹建的索道将把这一块旅游资源与天柱山主景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当游客来到万涧,可于古戏楼前欣赏到万涧村黄梅戏演出节目。我们翘首以待!

相关文章

  • 杨氏宗祠古戏楼

    潜山市龙潭乡万涧村杨氏宗祠是皖西南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杨氏宗祠背倚天柱峰,弯环北去的万涧河里猫头石砥柱中流。天柱山...

  • 珠海:杨氏大宗祠 (2)

    上接:《珠海最大的古建筑-杨氏大宗祠 (1)》。本文关键词:杨氏大宗祠与杨氏名人 杨氏大宗祠建于清...

  • 贵州杨氏宗祠

  • 蔚州游一一宋家庄

    蔚县素有“800 村堡,800 戏楼”之称,截至目前,蔚县保存较完整的古戏楼仍有近300座。穿心戏楼堪称蔚县戏楼一...

  • 珠海:杨氏大宗祠 (1)

    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北山村,相传为宋代杨家将后人避难至此处而建。此后的数百年里,杨氏家族中能人辈出,古村逐渐...

  • 贵州大方杨氏宗祠记

  • 巧遇古戏楼

    2018年9月22日下午,我自余井经杜埠上漆铺转万涧,意欲自万涧上天柱山。 说起来,这缘于一位友人及一张地图的误导...

  • 贵州大方在拱杨氏宗祠

    (一) 戊戌孟冬,祖祠落成。念先祖之德,感奇公八世裔思武、思远,九世裔登亮、登跃...

  • 古美宗祠

    上饶市龙溪村,美在古色古香。除古代建筑文昌阁之外,历史已有600余年的龙溪祝氏宗祠更为精美绝伦,谁见了谁都赞不绝口...

  • 【瑜音阁·亲子教学】

    致敬王珮瑜老师 《亲子教学》 瑜音阁,古戏楼, 周日喜迎小朋友。 主持人,老神仙, 带着客人戏楼观。 一楼观,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杨氏宗祠古戏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ynv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