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寿命是以时间来度量的。这就是说,任何人的生命都是不能脱离时间而存在的。因而,哲学上所讲的“时间是人的存在空间”就不难理解了。
人与时间的关系在具体上是怎样的呢?“过了一天又一天”,“过了一年又一年”,这样的时间观念是每个人都有的。与时间做朋友,这样的概念自觉否,或者强烈否?我以为,这恐怕是人生价值的一个重大差别所在。
“熬日子”,是不难理解的。“伟大是熬出来的。”同样一个“熬”字,价值则相当不同了。其实,“伟大是熬出来的”正和“与时间做朋友”同一语义。我常常想,曾国藩在一个“封建时空”里能够“熬”出一种伟大来,那么,今天的我们怎么能够在一个“开放时空”里“熬”出一种不平凡的人生呢?显然的路径是善于与时间做朋友。朋友的真谛何在?帮助是也。所以,与时间做朋友的价值即在于让时间帮助自己,让时间成就自己。而其中,关键则在于自己紧紧抓住时间的“手”。由此可见,“与时俱进”“时间就是金钱”就不是空洞的概念或口号了,而是一种实在的人生作为方法”。
扪心细思,人与时间的关系,可谓人生一世中最为微妙的一种关系——人的一切都是在时间中完成的,抓紧时间则有所成就,放纵时间则平庸一世。故而,与时间做朋友,就是一个非常趣味的人生作为课题。
与时间做朋友,首先要琢磨的是如何用好每天的分分秒秒,不浪费时间。如此,就要形成一个在时间中有效作为的逻辑框架。学校读书时,课程表堪称一个最佳的时间作为逻辑框架——每一个时间单元里做什么都是清楚而明确的。职业生涯中的作息时间表,也是不错的一个时间作为逻辑框架,但与课程表相比,则逊色了,缺少单元时间的作为内容。联想到此二者,则怎样具体地与时间做朋友的方式方法便明了了,有心人自会有自己的独特的方式方法的。
与时间做朋友,一个最高的警戒线即在于防止“老大徒伤悲”。——想想少年、青年、中年等年龄段中时间的失落,这个问题则是最为紧要的。故而,与时间做朋友,在作为上的要害即在于自己不在时间上耽误自己,自己不耽误每一分钟的时间,让时间的每一个计量单元都变为卓越自己思维、思想与作为的力量单位。
时间的特点在于一维性,人生的特点在于多维性。以一维性统帅多维性,不能不是一种艰难性。所以,与时间做朋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长期或终身与时间做朋友,更是挑战人的意志与毅力。不妨先去试试,然后总结经验,继续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