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原创文字集每天写1000字
《安家》揭露的太现实的生活:公婆出钱买房,娘家爸妈来住

《安家》揭露的太现实的生活:公婆出钱买房,娘家爸妈来住

作者: 逊珏逸卓 | 来源:发表于2020-03-09 20:11 被阅读0次

怪不得《安家》的编剧说这个剧里用了很多现实中发生的事例,果然一件件、一桩桩都太现实了。

先有房似锦的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后有徐文昌的父亲出轨、母亲自杀的悲剧;先有张乘乘因为太受丈夫徐文晶的宠而出轨,后有家长为了孩子上学买房、搬家。哪一件都在生活中发生过,而且都在我们周围发生过。

但是最让人感慨还是蒸包子的老两口严叔严婶的经历。他们用尽了一生的积蓄,花了320万在上海给儿子买了一居室,办手续的时候不听中介店长徐文昌的建议,按儿子和儿媳的意思,直接把儿媳的名字加了上去。

结果呢,等房子手续办好,老两口带着简单的铺盖卷要来和儿子儿媳同住时,才发现亲家母已经早早住了进去,还一副主人的模样。

就连儿子也不让他们住进去,帮着老丈母娘一起把父母给赶走了。

老两口没办法,也抹不开面子闹,于是带着铺盖卷到了店里住下。但是店里是不能住人的,他们的店被查封了,被要求整改,老两口一筹莫展。

《安家》 《安家》 《安家》

说实话,看到这里真的很心酸,因为我也只有一个儿子,未来我也会帮儿子买房子,也不知道儿子会给我找个什么样的儿媳和亲家母。

但是,我绝对不会像这老两口一样,我至少要让自己有自己的房子,要让自己有落脚的地方。

记得很多年前,单位有一个来自外地的同事,他结婚后,他的父母就卖了老家的房子来一起生活。

当时,单位的一个老同志就说:这一步走的不对啊,再怎么样,也不能把自己的家给弄没了。

好在,同事娶了一个很好的老婆。这么多年,她的公婆一直和他们同住,后来公公中风、小姑子也经常带着孩子常住,也没听说同事老婆和公婆闹过别扭。

但是,目前现实中却是这样的情形,尤其是那种在孩子在大城市打拼的。

还有一个朋友,她的儿子在北京工作,十来年前买房子的时候,他们出了四十万首付买了个二手房,然后帮着还贷。

房子住进去了,孙女也生了,亲家母说帮着带孩子就搬了进去。他们两口子去的时候就住宾馆。

后来听说又出钱给儿子换了套大房子,不知道是不是亲家母还跟着住一起。

不过他们好在在我们县城还有自己的房子,还有退休工资,如果不去北京跟着儿子生活,还有自己的家。

为什么现在生活中年轻人结婚、年轻人的婚姻发生问题,太多都是因为房子。

这是因为对于大多数普通人家来说,一套房子就是一辈子的积蓄。这还仅仅是指中、小城市、县城的房子,如果是在北上广等大都市,那很多人是几辈子都买不起房子的。

而且因为婚姻法的原因,很多女孩像《安家》里的儿媳一样,要求在公婆独自出资买的房子房本上加上自己的名字。

这种要求怎么说呢?说合理也合理,毕竟没有人盼着不一起过一辈子;但是说不合理也不合理,毕竟是公婆一辈子的积蓄,一句话就分一半出去。

所以说,现在有很多家庭,尤其是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两边一起买房。

比如一个年轻的同事,他们订婚的时候,公婆给了彩礼钱,女方就出的酒席钱;结婚买房,两家一边出一半。所以什么事情都好商量,婆媳之间也没有什么矛盾。

当然按中国的传统,娶媳妇、买房还是应该男方多花一些的。我也有儿子,我觉得在我能力范围内,我肯定毫无保留地难孩子、帮孩子。

但是如果找的儿媳和亲家太难缠,我也不会像严叔严婶那样忍着,大不了谁也不管谁。

看到徐文晶和房似锦他们为严叔严婶找新门店和住处,我都感动得落泪了。他们这些外人都比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好,也真让人无语了。

《安家》 《安家》 《安家》

其实中国的绝大多数父母,都是《安家》中严叔严婶这样的父母,为了孩子无私付出。可惜他们没有一个懂得父母恩的儿子。

倒不是说他的岳母不能去他家里住,但是那毕竟是他父母用了一辈子的积蓄买的唯一一套房子啊!

作为儿子,总不能看着岳母把父母赶走,不留父母反而和岳母站一路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安家》揭露的太现实的生活:公婆出钱买房,娘家爸妈来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zdm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