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昨天因为用脑过度,导致晚上精神不佳,不到九点便睡下了。
一觉醒来,凌晨4:46分,睡眠时间7时45分,直觉睡眠质量还可以,便直接起床。
来到客厅,伫立于阳台,看着窗外仍然漆黑一片,这就是季节变换的节奏。
立在窗前,脑海里波涛奔涌,想着昨天跟儿的沟通,虽然不是十分的融洽,但是很庆幸儿能够真实地表达他的想法,这些想法跟我们存在着分歧,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的起点不同,成长经历和工作环境造就了我们之间的代沟难以逾越。
我尝试跟儿沟通,要他留意构建圈内人脉,助力人生和事业的发展。因为就我半生风雨飘摇,我深知生命中得遇贵人相助的重要性和偶然性。所以我跟儿建议,如果领域内有长辈愿意帮助他的成长时,他要回馈一个积极的态度,比如,多走动,多交流等等。
对此,儿有异议。他说,长辈们平时都很忙,如果恣意打扰,会令他们不堪其烦,反而事与愿违。他就想自己加倍努力,让自己具备可培养的潜力,希望以自身实力吸引到长辈的关注,然后,在长辈的引导下,共同完成领域内的创新与发展。
儿能有这样的想法,我是很欣慰的。至少他没有一味地依赖上一辈的资源与帮助,他愿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种精神,跟我们当年初出茅庐时相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当时来到陌生的城市,没有人脉和资源,完全依靠自己白手起家,这期间,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也走了很多的弯路,吃了很多的亏。现在,儿的心智明显地强于我们当年,他更愿意直起腰板昂起头去生活和工作,而不像我们当年农村孩子进城,要遭遇很多的冷遇和白眼。
现在,儿能够直起腰板应对周边,其实是与父辈半生的奋斗和积累直接相关的。因为有了父辈的全力支持,儿得以接受了尽可能好的教育;因为有了父辈的经济资助,儿方能够不必为冷暖和饥饱劳心费力;同样是因为有了父辈耳提面命,儿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懂得了一些基本的规则和底限。但是,这一切都不应该成为儿心高气傲的理由,否则,相对优越的资源反倒会成为他成长的障碍。
我希望儿能够懂得,他的昂首挺胸,是用父辈的低眉顺眼换来的。父辈的付出和努力,可以给予他适当的底气,但是,还需要他妥善使用这种支持。我们的成长经历,因为缺少必要的指导和陪伴,导致我们的性格在某些方面并不是很健全,这也很大地限制了我们的发展。当下,父辈的经验和教训,儿应当接受并作为自己人生发展方向的参考,以便尽可能地缩短成长周期,不辜负自己多年的努力和家族的厚望。
窗外的天渐渐明亮了,我内心翻涌的思绪也渐渐地平静了下来。即便是两代人存在分歧,也无伤大雅,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想尽可能地多帮助他,而他更加愿意自食其力。
四季有轮回,人间有悲欢;世事有兴衰,人情有冷暖。我们需要放平心态,与自己讲和,坚信时代的发展,血脉的传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