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很好的朋友告诉我,她的考研成绩出来了,315分,历史学专业,问我要不要调剂。
直言,这个分数调剂太难了,压线的分数。也许只有西北地区的学校可以,但是随着考研人数的增加,全国那么多人,即便是调剂,都不一定轮上你。但愿3月15后,国家线出来后,你可以调剂。
这不禁然我想起了自己的研究生。北师大复试被刷;找本科老师帮帮忙,看能不能调剂北京科技大学,无果;其中,参加了北京建筑大学的面试,失败;无奈,拖着沉重的心情,只能前往大西北——兰州。
或许是真的觉得自己的分数挺高,所以什么都没准备。体检结束后,就和一起的两个同学吃了一碗正宗的兰州牛肉面(也不知道正宗不),就玩去了。
第二天,上午笔试,下午面试。笔试没什么,考的内容也简单。面试的时候,我本来是第二个,结果去早了,第一个人没来,我就成了第一个。好吧,硬着头皮上吧。面试内容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了,不过,有一个问题记忆深刻:你读过什么书?我随口就来:玄幻小说。下面老师和师哥师姐都笑了起来。
不过,结果还好。在我登上火车回北京的前半个小时,受到了拟录取的信息。这下终于平安着落了。
2017年9月,拖着沉重的行李,带着对研究生的渴望,我来到了西北民大。学校建在一座山上,真的是把我们累坏了。难怪叫“爬上大学”。
在安排好一切后,就开始上课吧。大部分的老师还是特别好,有什么帮助都会帮你解决。只有一位老师,上课照着书念,还节节点名,很不爽。
其实,在读研期间,课程并不多,上课模式和本科没什么两样,最多就是让自己做PPT,自己讲课,剩下的还是需要你自己去研究。
我的导师是人类学的,而我的专业是社会工作,可能真的是专业不同,共同语言不同,我很少找导师聊天,几乎都是自己在“研究”。
刚来学校,我用自己在实习期间获得的一点经验,写成了一篇“论文”,并花了500块钱,在一个省级期刊上发表了。当时,谁告诉我的,专硕研究生要在读研期间发表一篇省级论文,当时想的是,早弄完早结束。(后来问了老师,不用发表论文)
在学校真的是无聊,没有学习研究的好氛围,社会工作兰州发展也比较慢,我就报名了一个广州大学的研讨会。真的是,从兰州到广州,来回硬座60个小时,我居然做到了。(那时候并不知道可以找学校报销)
上课的内容和本科没什么两样,所以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很少听老师讲课,几乎都是看着自己的手机,缩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唯有吃饭能够勾起兴趣,每天都会谈论“去哪儿吃?吃什么?”
就这样,一个学期很快就度过了。在我看来,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收获,至少在专业课方面,没有提升,反而下降了。
其实,在读研期间,做的很多事,都是为了拿到奖学金,尤其是国奖。经过自己的努力,如愿以偿。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比赛;写了几篇文章,并获奖。尤其是参加数学建模。自己是一个文科生啊,谁没事去参加这个啊?没想到,在两个同学的陪同下,我们居然获得了校内二等奖,还有400块钱哦!
第二年,我又该去实习了。其实,自己一直在兼职。从本科起,就在一家社工机构兼职,整个读研期间也没有间断过。虽然收入少点,但是至少有收入。所以,读研基本上没怎么花钱,只是耗费了自己两年的光阴。
回顾整个读研的期间,遇到了几位好老师,遇到了几位好同学;发表了三篇论文(一篇省级期刊,两篇国家级期刊);拿到了国奖,拿到了一等奖学金……或许这就收自己读研的收获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