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672】亲子阅读儿童文学系列之《不能没有你,奥多》

【1672】亲子阅读儿童文学系列之《不能没有你,奥多》

作者: 登登一君 | 来源:发表于2023-09-19 22:27 被阅读0次

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672天。


今天分享的这本书有些沉重,它是美国作家艾略特·施勒费尔创作的小说《不能没有你,奥多》。

它讲述的是小女孩苏菲穿越战火纷飞的刚果民主共和国,拯救倭黑猩猩幼崽奥多的故事。自人类诞生以来,我们一直在宇宙中寻找和自己相似的智慧生命,然而我们并不孤独,地球上其实就存在着和人类具有很强亲缘关系的同伴。

按照生物分类,人类属于人科、人亚科、人族,同属于人族的还有黑猩猩和倭黑猩猩这两种动物。其中,倭黑猩猩和人类的基因相似度最高,达到98.7。

倭黑猩猩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可以发出32种带有不同意义的叫声,还能分辨颜色、使用工具,它们有自己的社会体系,喜欢集体觅食和活动。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会用树枝给自己和同伴搭建舒适的吊床,倭黑猩猩的性情平和、安静,用我们人类的眼光看,还很重感情,他们是自然界中极少有的,愿意和陌生同类分享食物的动物。

很多年轻的倭黑猩猩离开原来的族群,独立生活之后,还会经常回家探望妈妈呢。然而,人类对倭黑猩猩的了解还是有限的,因为它们的数量稀少,其野生族群仅仅分布在非洲刚果河流域,100多年来,这一地区饱受殖民、战乱和暴政的蹂躏,这里的人民包括倭黑猩猩在内的野生动物屡遭涂炭。

19世纪末,西方殖民者的势力进驻刚果河流域,这片土地最终被法国和比利时占据,被划分为两块殖民地,刚果的苦难由此拉开了序幕。比利时国王奥利波德二世,对当地的统治极度地残暴,残暴程度令西方世界都极度震惊。

1960年,殖民统治在刚果终于结束了,两个新的国家在这片土地上成立起来,但成立之处,这两个国家都叫刚果共和国,人们用它们的首都来区分,西侧国家的首都都是布拉柴维尔,于是被称为刚果布。东侧国家的首都是利奥波德维尔,简称刚果利。讽刺的是利奥波德维尔这座城市正式得名于暴君利奥波德二世。

几年后,刚果利更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很快军人蒙博托通过政变夺取政权,他将刚果民主共和国改名为扎伊尔,首都的名字也改为金沙萨。在蒙博托的治理下,这个国家曾短暂复兴,之后是持续几十年的无尽长夜,蒙博托的残暴、贪婪和荒唐,为他赢得了刚果暴君之名。

1997年,他的统治被推翻,新政府恢复了刚果民主共和国这个国名,此后,这个国家一般被简称为刚果金,然而,栖息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和野生动物并没有就此获得安宁,由于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铜的储量7500万吨,占世界的15%。钴的储量450万吨,占世界的50%。可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刚果金成为各方势力明争暗斗的战场,内战、暴力事件、种族冲突轮番上演。

《不能没有你,奥多》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刚果金,据作者艾略特·施勒费尔说,他原本对这个国家完全不了解,他只知道刚果金是世界上最动荡不安的国家之一,但他对这个动荡的国家丝毫不感兴趣,机缘巧合,他买了一条倭黑猩猩牌卡其裤,出于好奇上网搜索了倭黑猩猩的相关信息。

这次搜索改变了一切,他发现自己的冷漠被刺破了,他读到了一只名叫小金的倭黑猩猩幼崽的故事,救助人员把它从一位猎人手中救出,送到了刚果金西部的倭黑猩猩庇护所。虽然工作人员对它进行了全力的抢救,但它还是没能活下来。在小金生命的最后时刻,它紧紧握着猎人拴在它身上的绳子,不肯撒手。这只倭黑猩猩被剥夺了一切, 拴住了它的绳子竟成了它仅有的东西。

这个故事是不是似曾相识?艾略特·施勒费尔把它改头换面,放在了《不能没有你,奥多》当中,或许这段情节也给你们带来过巨大的震撼,而它也是作者构思这本小说的起点。为了搜集真实素材,艾略特·施勒费尔亲自前往刚果金的倭黑猩猩庇护所,以此为切入点,他也走进了满目疮痍的刚果大地。

他发现在刚果金,人的生存和动物的保护,在某些层面上存在着矛盾。假如一个人没办法在动乱的环境中养活自己的孩子,这时他面前出现了一只野生动物,它可以成为食物也可以用来换钱,这个人怎么可能会选择放它一条生路呢。我们能够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谴责他吗?

施勒费尔也把这种矛盾放进了这本小说当中,在书中,小女苏菲和自己守护的倭黑猩猩奥多,建立了深切的情感羁绊,在暴乱发生时,她为了让奥多活下来,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独自穿越整个国家。在这漫长的旅途中,她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人类生命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苏菲执着于拯救一只倭黑猩猩的生命,这是合理的吗?

一开始,苏菲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对于她来说,不放弃奥多,只是一个冲动而感性的选择,因为当初是她一意孤行地从贩子手中买回奥多,因为她的这个莽撞行为,导致了另外两只倭黑猩猩幼崽的死亡,因为奥多全心全意依赖着她,但是在险象环生的旅途中,苏菲发现其实不是奥多需要她,而是她需要奥多。

如果没有奥多,她根本不可能在孤独和绝望中找到前进的方向和活下去的动力。在小说中,苏菲有一段感人至深的独白,我以前总把孤寂想象成一种缓慢的,像海一般辽阔的东西,可是它的来袭却是如此突然,如此猛烈,我需要奥多,作为我生命中恒常不变的东西。奥多给了苏菲勇气,更成为了她活下去的意义和责任,要是没有奥多的陪伴,那么苏菲在暴乱中就只会看到绝望和人性之恶。

虽然独自一人带着倭黑猩猩逃亡,固然困难重重,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苏菲邂逅了很多愿意对他们施以援手的人,这其中有照看艾滋病儿童的老师,有热心的母亲,有远离人寰的摆渡人,也许他们并不真正理解苏菲拯救倭黑猩猩的意义。可危难之际,他们都选择善待奥多,想方设法帮助它和苏菲,尽管他们也是同样地一无所有,身处绝望的境地,时时刻刻面临死亡的威胁,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艾略特·施勒费尔曾经提到,当他开始写作《不能没有你,奥多》时,一个问题一直在他脑中盘旋,人类应当如何看待苦难,我们应该因为世界上海岸存在更大的苦难,就突然忽略身边发生的其他稍小的苦难吗。

换句话说,这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在受苦,我们干吗还要保护动物呢。既然苏菲无法帮助别人脱离苦难,那么她拯救倭黑猩猩的行动,是不是也变得毫无意义了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譬如在那些拯救小动物的视频下面,时常会有人留言,人都管不过来了,还管动物。

然而,人和动物的存活并不冲突,也许我们无力拯救这世界上每一个深陷苦难的人,但我们的举手之劳却可以帮助身边一个小生灵。人和动物的生存不是互相竞争,我们对待动物的方式,往往反映了我们文明的程度。

就像艾略特·施勒费尔所说,我们如何对待彼此,意味着我们如何对待环境,同一个社会权利体系,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人类和动物,也许我们和动物之间的距离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遥远,远在刚果金的倭黑猩猩,也可以被看做一面镜子,供人类反观自己。

值得玩味的是,战乱频发的刚果河流域,偏偏孕育出了最平和的生灵,倭黑猩猩用实际行动证明,战争和冲突是可以避免的,它们和人类有着如此密切的亲缘关系,但它们的社会体系不需要激烈的竞争和争吵,而是群体之间的互动和支持,它们会用友善的态度,而不是暴力来构建社会。身处种群中的每个倭黑猩猩个体都因此受益,或许,未来随着我们对倭黑猩猩的了解越发深入,它们会带给人类更多的启示,前提是我们一定要让倭黑猩猩的种群延续下去。

正因为抱着这样的信念,在《不能没有你,奥多》的最后,宁愿面临生命危险,也不愿意离开奥多的苏菲,还是选择了放手。这一次,她的离开是为了奥多更好地生存下去,那只曾经弱小,无助的倭黑猩猩幼崽长大了,变强壮了,它经过野化训练,离开庇护所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也将成为整个倭黑猩猩种族延续不可缺失的一环,而苏菲也满怀希望离开了美国,回到了自己出生的地方,为了倭黑猩猩的未来不懈努力。

我们在回归自然的奥多身上,在苏菲拯救倭黑猩猩的雄心壮志中,看到的是刚果金的和平与未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672】亲子阅读儿童文学系列之《不能没有你,奥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zro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