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班里的早读午读时间,教室里经常喧哗不止,于是老师任命班里的同学轮流担任“纪律官”,如果谁大声喧哗吵闹,就会被记在纪律本上。
这周,轮到鹤宝担任班里的“纪律官”,这个一丝不苟、崇尚公平公正的小孩,那可是认真得很。果然,今天我们一回到家,就听说,鹤宝把自己的同桌和好朋友也记了一笔,同桌的女生被气哭了,另一个同学也是满满的不服气,解释是因为他们在讨论合唱团的事情,并不是有意讲话,最终在老师的协调下取消了这一笔记录。
公平公正的“班级纪律官”放学路上,大家依旧在讨论这件事情,各种言辞仿佛都有道理。
姥姥说了“这两个同学,日常都是表现很好的,应该不是故意的,你应该先问问他们。”
鹤宝说“我已经提醒过同学很多次了,而且他们也没有说明自己在讨论合唱团呀。”
鹤宝依然表现得振振有辞,在孩子的眼里非黑即白,还看不到什么中间地带。我想这是可贵的,一个10岁的孩子,他有自己的坚持和判断,并且认真去践行,我们应该鼓励。但这件事可能也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该怎么和孩子说明呢?
晚餐期间,全家人坐在一起,又聊起了这件事。
我问鹤宝:“老师任命“班级纪律官”是为了什么呀?肯定不是为了把大家都记下来吧?“
鹤宝说:“当然不是,是想让班级的纪律好。”
那我们就要想想办法了,作为班级纪律官,有责任提醒每个同学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当有同学还是继续吵闹喧哗的时候,再进行个别的提醒,实在不行,再按照老师的要求记下来。这样好不好?
鹤宝听了听,觉得有道理,这样的做法,既没有脱离事情的目的,又没有违背自己的心志。
看似很小的一件事情,可能在孩子身上,就不是一件小事,既要维护他的尊严,保护他可贵的精神,又要帮助他找到更好的办法去应对,不能掉进教条的陷阱。
老妈感叹说:“这教育孩子,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们在餐桌上会心一笑。
是啊,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有了自己的是非观念和判断,他可能还不会变通,可是想想如果这么小就让孩子有了变通,那还有什么纯真?
可是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非黑即白,这个需要孩子慢慢去体会,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成长路上,成为孩子的助手,遇到问题的时候,相信总会有更好的办法去解决。
公平公正的“班级纪律官”步入四年级,我们要学会逐步放手,让孩子独立去面对和处理更多的事情。当然,有需要时,我们一直都在,做个37度刚刚好的父母。
后记:昨天参加了新学期的第一次班会,新的校园,新的教室,新的老师,也有了新的同学。老师们的分享温暖而有力,既是老师又是妈妈的角色,一下子和家长们亲近了起来。相信孩子们在这个班级中会有更好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