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小学 林汉铭
今天在听完小海老师上课之后,我对自己平时的小组合作又有了新的审视。为什么这么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自己上课时,很多时候很难发现小组合作出现大问题,总觉得应该还可以吧。这其实就是王博士说的“凑活”态度,但今天我却看的深刻。和小海老师一样,课堂上,我会让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但孩子们在小组中发言时,真的做到都说了吗?有说,但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该怎么落实“听”?更多的讨论都是零散的,有部分孩子并没有参与其中。发表观点时更多的是发言学生和教师的一种对话,有一些学生游离在外,怎么办?
有这样的问题,都是因为自己把小组合作看的太简单,做起来太“凑活”。所有的规则一定是化整为零,从细微的点滴开始培养,别多,够细才行。
1.到底该怎么落实“听”?
在听完这节课后,紧接着我就在早上的第三节课中,改变了策略。我先将原先6人的小组,回归到2两人的小组。目的是从人少的情况开始,真正落实到每个人,同时也大大减少讨论的时间。在小组讨论后,我的问题从“你觉呢”改成了“你能说说刚刚你的同桌是怎么说的吗”“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第一个孩子被我问懵了,这无形中需要孩子们去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在接下来的课堂中,我又进行了类似的发问,我发现明显上课“听”的部分开始有了落实。但由于临时的一些想法并没有那么完善。但在之后的上课中,我会继续落实,直到习惯养成。后续评课时,王博士对类似场景进行了方法的梳理“你原本的想法是什么”“你同桌的想法是什么,你同意他说的吗?”“你现在的观点是什么”。这应该是今天最大的收获。
2.怎么做到生生对话?我平时有让学生上台发言,但却没有留意他们上台时对话的方向,孩子更多时候面向我,其实这不就等同于和我在对话。不论上来不上来,真正的对话都应该是面向其他同学的对话。在对于较抽象的问题,一定要配合图或者文字讲解,那不然其他孩子很难跟上说话者的思维。所以,老师应当创造机会让学生写下想法或者小组想法,让后拍照传屏后让孩子面向大家,变说边演示,要有足够的仪式感。
3.奖励机制的落实。我更多喜欢将每节课第一第二第三的小组进行团队计分,当今天王博士的话却提醒到了我,滞后的奖励和当下的奖励效果是差很大的。想要孩子们踊跃参与课堂,激励机制一定是很好的工具,将当场的积分进行及时的兑现,哪怕是一张贴纸也是好的。想到一个好办法,获胜奖励以贴纸的方式发放,贴在数学书的封面上,即做了积分记录,也让孩子对自己一个学期的表现,加以肯定。期末只需要看各自贴纸的数量,也能够起到原来记分板的作用。
很高兴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让自己更明白当下要做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