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影评电影漫谈简书电影院
纪录片《西南联大》观感之一:新式教育理念,萌芽于积弱积贫的旧中国

纪录片《西南联大》观感之一:新式教育理念,萌芽于积弱积贫的旧中国

作者: 书影斑斓的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3-11 15:12 被阅读6次

文 | 书影君

在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曾有这样一所大学,它在抗战时期只存在了8年,其中却大师云集、群星熠熠。

陈寅恪、闻一多、傅斯年、沈从文、冯友兰、吴大猷、费孝通、朱自清、金岳霖等等我们耳熟能详、闻名中外的学术大师,都是这所大学的教授。

就连从这所大学毕业的学生,也不乏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汪曾祺等等享誉中外的各界名人。

杨振宁学籍卡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中有8位出自这所大学。

尽管办学条件异常艰苦,学校中的大师教授们甚至靠炸麻花、刻名章、养猪维持生计,但却创造了中国文学、历史、科技、外语、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奠基性成就。

这所神奇的大学,就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以西南联大那段历史为背景的文学作品有很多,比如鹿桥的《未央歌》、钱钟书的《围城》、岳南的《南渡北归》以及2018年上映的影片《无问西东》等等。

而相关名人的日记、回忆录等等,更是不计其数,比如中华书局刚刚出版,时任西南联大总务长的郑天挺所著《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

书影君今天介绍的,是一部五集历史纪录片《西南联大》。

这部系列纪录片,由徐蓓导演,云南省委宣传部与中央新影集团联合出品。

通过翔实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众多相关人物的访谈,讲述了由清华、北大、南开三所顶尖大学,在抗战时期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故事。

并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在中国知识分子内心保有永恒魅力和精神力量的伊甸乐园。

一、新式教育理念,萌芽于积弱积贫的旧中国

提起西南联大,就不得不说三个人。

他们分别是当时的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国立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和私立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

正是他们三个人,在抗战时期顾全大局、抛却私利,将三所中国最著名的大学,合三为一,有礼有序。

使西南联大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唯一合作到底的大学。

蒋梦麟

蒋梦麟,字兆贤,1886年出生在浙江余姚蒋村的一个小康之家。

梅贻琦

三年之后的1889年,天津一户姓梅的诗书人家,出生了一个婴儿,家人为他取名梅贻琦,字月涵。

张伯苓

也是在这一年,北洋水师学堂招收了一位13岁的高个子男生,名叫张伯苓。

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第二年春节之后,张伯苓被分配到停泊在山东威海的"通济轮"上,那时候,威海卫已经落入日本人治下。

三年后,英国人继德国、俄国人之后,强租我国的威海卫,软弱的清廷只能无奈应允。威海卫甲午海战时是日本人占据,政府派"通济轮"前往接收,再移交给英国。

张伯苓因当时就在轮上,所以亲身参与了整个接收过程。

当他亲眼目睹日本国旗降下,取而代之升起英国国旗时,那一刻,他悲愤难耐。

张伯苓事后回忆:

"目睹国帜三易,悲愤填胸。念国家积弱至此,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在教育,创办新教育,造就新人才,及苓将终身从事教育之救国志愿,即肇始于此时。"

张伯苓在严氏家馆

张伯苓从海军退役后,回到天津。

那时,从京城翰林院辞官的严修,在天津家中创办了"严氏家馆",教其子侄。

张伯苓被聘为"严氏家馆"的家塾主讲。

正因为有北洋水师学堂教育背景的张伯苓加入,家馆以教授学生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的课程中,增设了体育课和英语课。

1904年,梅贻琦也进入了"严氏家馆"求学,那时候,家馆已经改名为天津私立第一中学堂。

1907年,学校从严复家宅迁入新址:天津城西南的南开洼,更名为南开中学堂。

同年,梅贻琦以第一名的成绩从该校毕业。

也就是在这一年,蒋梦麟赴上海就读南洋公学。

那时候,清朝已经废除在中国沿袭千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取而代之的,是模仿日本的一整套新教育制度。

同年,蒋梦麟第一次去日本。

在参观一个展览战利品的战绩博物馆时,当他看到甲午海战中,日本海军缴获的中国军旗、军服时,羞愧难当。

那个时候,整个日本还沉浸在两年前击败俄国人的胜利狂喜中,蒋梦麟作为异乡客,个体的孤独感与国家软弱受欺带来的羞耻感,同时交织侵袭在他身上,令他五味杂陈,痛苦不堪。

1908年,蒋梦麟参加浙江省官费留美考试,前往美国加州大学农学院深造。

蒋梦麟在他的著作《西潮》中,回忆了他求学志向发生改变的那一刻。

有一天,他要去一个农场参观奶牛挤奶,路上遇到一群蹦蹦跳跳的孩子。那一刻,他突然想到,自己在这里学习培育农作物,为何不能学习培育人才?

此念一出,蒋梦麟再无法平复心情,他独自坐在一棵橡树下,细数着中国历代兴衰的前因后果。

他意识到了在软弱中国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最终决定转专业到社会科学院,选择了教育为主科。并在结束了本科学习后,又赴纽约,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

留美时期的张伯苓

1917年,年纪已经41岁的张伯苓,辞去南开中学校长的职务,赴美考察私立大学,并研修心理学、教育行政学和近代教育史。他希望在天津,亲手创办一所不亚于国外的私立大学。

也是在这一年,美国决定将本国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中获得清廷战争"赔款"(庚子赔款)中的一部分,"退还"中国,用作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的经费。

1909年8月,游美学务处临时办公处在北京史家胡同成立,招考清朝首批直接留美生。而这个游美学务处,正是清华大学的前身。

投考者有700多人,最终录取47人,其中就包括梅贻琦。他考取了伍斯特理工学院。

1909年11月,梅贻琦搭乘"中国号"前往美国留学。

留学时期的梅贻琦

他们三个人,同时都经受了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的教育,最终使他们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传统文人风骨的知识分子。

北京大学,在蔡元培任校长时期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后,蔡元培请辞北大校长,委托他最为信任,教育理念与他最为接近的蒋梦麟担任代理校长。

这是蒋梦麟进入北大的开始。

而几乎与"五四"运动同时,天津南开中学的南面,开辟了一块新的工地,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南开大学校址。学校设文理商三科,学生96名。

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建校奠基式

1919年,梅贻琦与同学韩咏华结婚。他们夫妇,都是严修和张伯苓的学生。

梅贻琦回国后,在清华大学教书。但在半年后,他就不愿意教了,并跑到天津找老师张伯苓诉苦,说自己对教书没兴趣。

张伯苓教训他:"你才教了半年,怎么知道就没兴趣?年轻人要能沉得住气,回去继续教。"听闻老师训话,梅贻琦乖乖地回到清华继续教书了。

教书12年之后,梅贻琦于1931年成为清华大学的校长。这时的清华,已经被南京国民政府接管,改名国立清华大学。

就是在校长的任职演说中,梅贻琦讲出了他那句著名的大学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梅贻琦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时,他的老师张伯苓,已经担任南开大学校长13年。而蒋梦麟,在创办了浙江大学,并担任国民政府首任教育部长之后,于1930年12月,正式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马勇评价,这三个人担任中国三所顶尖大学的校长,代表着中国高等教育完成了代际转换,进入了崭新的时代。

接下来的一段中国历史,大家已经很熟悉。

1931年,日军在沈阳发动袭击,"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

1933年,日军关东军突破长城防线,觊觎华北。

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北大教授发表宣言,誓死反对。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两天后,北平沦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先后被日军占领。

日本随军画师在被炸毁的南开大学前

7月30日,天津沦陷,而南开大学在日军的轰炸中被全部炸毁。

在日本军阀的铁蹄之下,代表中国最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的三所中国顶尖大学,及其无数教授学生,他们将何去何从?

1937年9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出第16696号令,由国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初,学校再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从此,在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设立时间最短,但影响最大的西南联大诞生了。

相关文章

  • 纪录片《西南联大》观感之一:新式教育理念,萌芽于积弱积贫的旧中国

    文 | 书影君 在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曾有这样一所大学,它在抗战时期只存在了8年,其中却大师云集、群星熠熠。 陈寅...

  • 西南联大启示录

    最近看了两个有关西南联大的纪录片:《西南联大启示录》和《西南联大》,读了汪曾祺的《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现在仍...

  • 《西南联大》观后感

    带着三个问题看了纪录片《西南联大》,这三个问题分别是,西南联大成功在哪里?西南联大为什么这么成功?西南联大...

  • 微读书 |《西南联大行思录 》

    缘起:这篇文章写于2015年12月,这段时间因为一些缘由重新拿起《西南联大行思录》翻阅,重新再看了纪录片《西南联大...

  • 再看西南联大纪录片

    今天中午的闲暇又看了纪录片《西南联大》,自己又一次被深深的感动了,西南联大仿佛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座难以企...

  • 民国文人明星齐聚一堂,这是你不容错过的纪录片

    近日看了央视播出的一部纪录片,真实再现了仅存在了8年的西南联大。这部以《西南联大》命名的纪录片一播出就拿下豆瓣9....

  • 西南联大-纪录片

    今天看了两集《西南联大纪录片》,满满的感动和敬佩,世人不乏对这座大学的盛赞,而我更喜欢他们的乐观豁达,教授...

  • 纪录片《西南联大》

  • 西南联大纪录片

    看了《西南联大》第一集的前半节真是风起云涌英才辈出的年代虽然无比落后与屈辱却也在庚子赔款留美的那一刻开始改变历史流...

  • 西南联大纪录片

    最近上映的一部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叫做《西南联大》,腾讯视频评分9.5,豆瓣评分9.2,再加上朋友的推荐,我也很快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纪录片《西南联大》观感之一:新式教育理念,萌芽于积弱积贫的旧中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kb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