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初鉴 五十六

作者: 南川子 | 来源:发表于2020-11-17 19:18 被阅读0次

引:要修這個身,身上如何用得工伕?心者,身之主宰,目雖視,而所以視者心也。耳雖聽,而所以聽者心也。口與四肢雖言、動,而所以言、動者心也。故欲修身在於體當自家心體,常令廓然大公,無有些子不正處。主宰一正,則發竅於目,自無非禮之視;發竅於耳,自無非禮之聽;發竅於口與四肢,自無非禮之言、動,此便是修身在正其心。然至善者,心之本體也,心之本體那有不善?如今要正心,本體上何處用得功?必就心之發動處才可著力也。心之發動不能無不善,故須就此處著力,便是在誠意。如一念發在好善上,便實實落落去好善;一念發在惡惡上,便實實落落去惡惡。意之所發,既無不誠,則其本體如何有不正的?故欲正其心在誠意。

南川子曰:何谓之心之本体也?心之本体者,所以思想感物者也。若心无本体,则人不能思想,不能感物,如此则泯然如土石也。人所以能思能感,皆因其有心之本体也。心之本体思想感物,此是其职能也。职能无所谓善恶,故曰心之本体无善恶也。

引:所謂‘人雖不知而已所獨知者’,此正是吾心良知處。然知得善,卻不依這個良知便做去;知得不善,卻不依這個良知便不去做,則這個良知便遮蔽了,是不能致知也。

南川子曰:如此说话,确实简白易懂。愚钝如我者,非此简白之语不能明大道也。乃知良知本天成,善恶自能辨。而圣人所以为圣人者,非是其有先天大智,乃是能致其良知也。此道知易行难,而圣贤能行之,故人皆贵圣贤。

庚子年九月廿四

2020.11.09于北京作

相关文章

  • 《传习录》初鉴 五十六

    引:要修這個身,身上如何用得工伕?心者,身之主宰,目雖視,而所以視者心也。耳雖聽,而所以聽者心也。口與四肢雖言、動...

  • 《史记》初鉴 五十六

    引:【集解】徐廣曰:“班固典引曰‘永平十七年,詔問臣固,太史遷贊語中寧有非邪?臣對,賈誼言子嬰得中佐,秦未絕也。此...

  • 《传习录》初鉴 六十

    引:先生曰:“吾與諸公講‘致知’、‘格物’,日日是此,講一二十年俱是如此。諸君聽吾言,實去用功,見吾講一番,自覺長...

  • 《传习录》初鉴 十九

    引:曰:“然則善惡全不在物?” 曰:“只在汝心,循理便是善,動氣便是惡。” 南川子曰:物无善恶,因人而异。彼以为善...

  • 《传习录》初鉴 十八

    引:後世不知作聖之本是純乎天理,欲專去知識、才能上求聖人,以為聖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我須是將聖人許多知識、才能逐...

  • 《传习录》初鉴 二十

    引:又曰:“‘疾沒世而名不稱’,稱字去聲讀,亦‘聲聞過情,君子恥之’之意。實不稱名,生猶可補,沒則無及矣。‘四十、...

  • 《传习录》初鉴 卅三

    引:先生曰:“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 南川子曰:欲如何可息,只是要正。 引:曰:“靜未嘗不動,動未嘗不靜。戒謹恐...

  • 《传习录》初鉴 四十

    引:苟不‘志道’而‘遊藝’,卻如無狀小子,不先去置造區宅,只管要去買畫掛做門面,不知將掛在何處? 南川子曰:好做表...

  • 《传习录》初鉴 卅四

    引:曰:“功伕不離本體,本體原無內外,只為後來做功伕的分了內外,失其本體了。如今正要講明功伕不要有內外,乃是本體功...

  • 《传习录》初鉴 卅七

    引:問“知行合一”。 先生曰:“此須識我立言宗旨。今人學問,只因知、行分作兩件,故有一念發動,雖是不善,然卻未曾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初鉴 五十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rf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