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经典散文沉思的鱼反思令
《后汉书》研读493:志·百官(三)

《后汉书》研读493:志·百官(三)

作者: 黄河歌者 | 来源:发表于2023-10-13 05:41 被阅读0次


          志·百官(三)

汉朝官制

宗正,卿一人,俸禄中两千石。本书注解说:其掌管记录王国的嫡庶次序以及皇室宗室亲属远近,郡国每年由计上吏统计本辖区内的宗室名籍。如果有犯法应当判处髡刑以上的,要上报各宗正。宗正知道情况后,才能开始审讯判决。宗正下设丞一人,俸禄比一千石。

各位公主,每位公主家令一人,俸禄六百石。设丞一人,俸禄三百石。本书注解说:其余属吏增减没有固定员额。

以上属于宗正管辖。本书注解说:光武中兴后裁撤司空令和宗正丞。

大司农,卿一人,俸禄中两千石。本书注解说:其掌管钱谷金帛货币。郡国每季度月初上报的钱粮手册,其中拖欠未交齐的,分别陈述开列。边郡各官吏请求征调赋税的,一律上奏批复。所征的税款多退少补,使其充足够用。大司农下设丞一人,俸禄比一千石。部丞一人,俸禄六百石。本注说:部丞掌管国库。

太仓令一人,俸禄六百石。本书注解说:主管接收郡国水陆运送来的粮谷。太仓令下设丞一人。

平准令一人,俸禄六百石。本书注解说:其掌管物价,负责把生丝煮成熟丝并染色,织印彩色丝绸。平准令下设丞一人。

导官令一人,俸禄六百石。本书注解说:负责舂米供皇室使用,并负责做干粮干饭。“导“即选择,导官令下设丞一人。

以上隶属大司农管辖。本书注解说:郡国盐官、铁官本来隶属于大司农,光武中兴后都划归各郡县。另外还有廪牺令,俸禄六百石,掌管祭祀用的牺牲雁鹜之类。还有洛阳集市长、荥阳敖仓官,光武中兴后都划归河南尹,其余均输官等全部裁撤。

少府,卿一人,俸禄中两千石。本书注解说:其掌管皇宫服饰车马等物资,以及衣服宝货珍膳一类的东西。少府下设丞一人,俸禄比一千石。

太医令一人,俸禄六百石。本书注解说:其掌管皇宫御医。下医令下设药丞、方丞各一人。本书注解说:药丞主管皇帝用药,方丞主管皇帝用药药方。

太官令一人,俸禄六百石。本书注解说:其掌管皇帝饮食。下设左丞、甘丞、汤官丞、果丞各一人。本书注解说:左丞主管皇帝饮食,甘丞主管皇帝餐具,汤官丞主管皇帝宴席用酒,果丞主管皇帝食用瓜果。

守宫令一人,俸禄六百石。本书注解说:其主管皇帝使用笔墨纸砚,和尚书财用诸物以及封泥。守宫令下设丞一人。

上林苑令一人,俸禄六百石。本书注解说:主管皇室苑林中的禽兽。如果苑林中有居民,也都归其主管。捕获的野兽要送太官。上林苑令下设丞、尉各一人。

侍中,俸禄比两千石。本书注解说:没有固定员额。其负责侍从皇帝左右,辅佐处理政务,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皇帝乘坐车辆出门时,由其中一名见多广的侍中乘车陪同,其余侍中骑马跟随在皇帝车后。原来有仆射一人,光武中兴后改仆射为祭酒,有时设置,有时不设。

中常侍,俸禄一千石。本书注解说:由宦官担任,没有固定员额,后来俸禄增加到比两千石。负责侍从皇帝左右,跟随出入内宫,协助皇帝处理宫内诸事,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

黄门侍郎,俸禄六百石。本书注解说:没有固定员额。其掌管侍从左右,供职殿中,关通内外。各诸侯王在殿上受朝见时,负责引导诸侯王就座。

小黄门,俸禄六百石。本书注解说:由宦官担任,没有固定员额,负责侍从皇帝左右,受理尚书呈报的事务。皇帝在内宫时,关通中外以及中宫以下事务。如果各公主以及王太妃等人发生疾病不舒服时,派人前去探望。

黄门令一人,俸禄六百石。本书注解说:由宦官担任,主管皇帝中的各个宦者,下设丞、从丞各一人。本书注解说:由宦官担任,从丞跟随皇帝出入侍从。

黄门署长、画室署长、玉堂署长各一人,丙署长七人,都是俸禄四百石,黄绶。本书注解说:由宦官担任,各自主管皇宫中的一个地方。

中黄门冗从仆射一人,俸禄六百石。本书注解说:由宦官担任,主管中黄门冗从。在皇宫时负责夜间守卫,值守门户;出宫则作为骑从,冗从骑马跟随在皇帝车驾两旁。

中黄门,俸禄比一百石。本书注解说:由宦官担任,没有固定员额,后来增加到俸禄比三百石,掌管皇宫事务。

掖庭令一人,俸禄六百石。本书注解说:由宦官担任,掌管后宫贵人采女事务。掖庭令下设左右丞、暴室丞各一人。本书注解说:由宦官担任。暴室丞主管皇宫中的生病妇人,在这里诊治;皇后、贵人犯罪后也在此室中禁闭。

永巷令一人,俸禄六百石。本书注解说:由宦官担任,主管官婢侍使。永巷令下设丞一人。本书注解说:由宦官担任。

御府令一人,俸禄六百石。本书注解说:由宦官担任,主管官婢制作衣服以及衣服洗补等事务。御府令下设丞、织室丞各一人。本书注解说:由宦官担任。

祠祀令一人,俸禄六百石。本书注解说:主管皇宫中的小型祭祀,祠祀令下设丞一人。本书注解说:由宦官担任。

钩盾令一人,俸禄六百石。本书注解说:由宦官担任,主管各邻近皇室池苑囿游观等,钩盾令下设丞、永安丞各一人,俸禄三百石。本书注解说:由宦官担任。永安宫是北宫东北的另外小宫名称,其中有园观,其中设置苑中丞、果丞、鸿池丞、南园丞各一人,俸禄两百石。本书注解说:苑中丞主管苑皇宫离官,果丞主管果园,鸿池是皇室池名,在洛阳以东二十里,南园在洛水以南。设置濯龙监、直里监各一人,俸禄四百石。本书注解说:濯龙也是园名,邻近北宫。直里也是园名,在洛阳城西南角。

中藏府令一人,俸禄六百石。本书注解说:其掌管宫中币帛金银等货物。中藏府令下设丞一人。

内者令一人,俸禄六百石。本书注解说:其掌管宫中布帐内衣便服等物。内者令下设左右丞各一人。

尚方令一人,俸禄六百石。本书注解说:其掌管高超技术工人打造御用刀剑等刃器。尚方下设丞一人。

尚方令一人,俸禄一千石。本书注解说:沿袭秦朝制度设置,汉武帝时期开始使用宦官担任,改名为中书谒者令,汉成帝时期恢复使用士人,恢复原有名称。掌管任用官吏,布置工作,和上奏下达尚书曹的文书等事务。

尚书仆射一人,俸禄六百石。本书注解说:其掌管尚书事务,尚书令不在任时,代为上奏下达各种事务。

尚书六人,俸禄六百石。本书注解说:汉成帝开始设置尚书四人,分为四曹:常侍曹尚书主管公卿事务;两千石曹尚书主郡国两千石官员事务;民曹尚书主管所有官吏上书事务;客曹尚书主管外国夷狄事务。刘秀祖继承前制,后分两千石曹为两曹,又分客曹为南主客曹和北主客曹,一共六曹。下设左右丞各一人,俸禄四百石。本书注解说:掌管记录文书期限等事务。左丞掌管官吏百姓奏章以及驺伯史(民间野史?);右丞代管印绶,并掌管笔墨纸砚用品库。侍郎三十六人,俸禄四百石。本书注解说:每曹六人,负责起草文书。令史十八人,俸禄二百石。本书注解说:每曹三人,负责抄写。后来剧曹增添三人,共计二十一人。

符节令一人,俸禄六百石。本书注解说:为符节台长官,掌管符节事务,在皇帝派遣使臣时负责授节。尚符玺郎中四人。本书注解说:过去两人在宫中掌管玺和虎符、竹符一一半。符节令史,俸禄两百石。本书注解说:负责书写。

御史中丞一人,俸禄一千石。本书注解说:御史大夫下设的丞。

原来的制度,别监御史在殿中,暗中举报非法之事。到御史大夫转为司空,御史中丞便留在殿中,担任御史台长官,后来又划归少府管辖。治书侍御史两人,俸禄六百石。本书注解说:选拔精通法律的人担任。凡是国家疑案需要审问的,其负责依法审判,判定是非。侍御史十五人,俸禄六百石。本书注解说:负责察举非法行为,接受公卿官吏的奏报,对行事违章失当的举报劾奏。凡是郊庙祭祀以及大的朝会、大的封拜,则由两人监察仪仗随从,有违章失当者奏报弹劾。

兰台令史,俸禄六百石。本书注解说:掌管奏报以及印工文书。

以上隶属于少府管辖。本书注解说:职责隶属少府的,从太医直到上林苑令,共有四种官职。从侍中直到御史,都是以文职归属。汉朝承袭秦朝制度,凡是山泽陂池的税收,名叫禁钱,隶属少府。刘秀改划归大司农,考工转而划归太仆,都水划归各郡国。汉武帝时期开始设置水衡都尉,俸禄比两千石,另外负责上林苑中有离宫宴休之处,刘秀裁撤这些官职,把其职责划归少府。每年的立秋貙刘祭祀的时候,便临时设置水衡都尉,事情完毕后立即裁撤。少府本来有六丞,裁撤掉五丞。另外,还裁撤汤官令、织室令,设置汤官丞、织室丞。又裁撤上林苑十池监,胞人长丞,宦者、昆台、佽飞三令,以及二十一丞。又裁撤水衡属官令、长、丞、尉二十多人。章和年间以后,宫中官吏增多,增添尝药、太官、御者、钩盾、尚书、考工、别作监,俸禄都为六百石,都由宦者担任,转为兼副,有时裁撤,所以记录在这个官职中。

九卿及其职责

黄其军

      作于2023年10月14日(古历癸卯年八月三十)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志·百官(二)

志·百官(一)

志·郡国(十)

志·郡国(九)

志·郡国(八)

相关文章

  • 总督三国595 资历研究:官职1

    参考:《后汉书》志第二十四·百官、百官公卿表、《通典》、《三国职官表》 三国时期各路军阀混战,实际官位并不重要,带...

  • 4.1.2东汉的经济

    2.东汉的经济 《晋书·食货志》既然以续《汉书·食货志》为己任,自然要将《后汉书》和《三国志》没有提到过的东汉与三...

  • 中华国学经典三字经第九十八到第一百零四句

    99.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解释】第三读《后汉书》,第四读《三国志》,读的同时,还要参照经书,参考《资...

  • 《后汉书》研读179:班彪列传(三)

    班彪列传(三) 班固自从担任郎官后,逐步受到汉明帝亲近。这时,京师洛阳大肆修建宫室,疏浚护城河,但关中耆...

  • 史书

    《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

  • 《汉书》研读102:志·天文志(三)

    志·天文志(三) 凡是认为星宿通分野之地的变化情况:斗勺后的三星不相从的,勾星直行排列会有地震。有行星留...

  • 《汉书》研读66:志·礼乐志(三)

    志·礼乐志(三) 君主在没有制成自己的乐时,就沿袭先王之乐来教化百姓,让百姓和谐安定,然后再进行修改制作,...

  • 《汉书》研读163:志·沟洫志(三)

    志·沟洫志(三) 汉成帝继位初期,清河郡都尉冯逡奏报说:“清河郡承接黄河下游,与兖州的东郡以黄河为界,清河...

  • 哲思:要信任,事情就会自然而然

    人君不亲小事,百官有司各任其职。 语出《三国志·张顾诸葛步传第七》。意思是君主不必事必躬亲,文武百官各司其职就好。...

  •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指的是《史记》、《汉书》、《后汉书》、《周书》、《隋书》、《魏书》、《三国志》、《南齐书》、《北齐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后汉书》研读493:志·百官(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ue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