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概是高中二年级读到的《苏菲的世界》初衷是高中政治,辩证唯物和矛盾方法……越学越觉得陷入了泥潭,无法自拔,还看不清来路。就去找教政治的老头打听有没有适合逻辑思维差的人可以读的书,老师给我推荐了这本书,说在书里这是作者送给女儿的哲学启蒙读物。
我觉得……一定程度上,这是一本构建了我的哲学世界观的书,今天我来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这本书,只是简单分析,深入探讨,我还很不够资格。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欧洲的作家真的很容易有这种向哲学致敬的心理,一代人继承另一代人的研究,将思辨能力发展到极致。这和东方人是不一样的,以中国为例,中国人大部分喜欢的是扬长避短和学习外来文化,从古时的三教合一到现在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思想。欧洲人不同,他们往往喜欢另辟蹊径,从源头出发,问为什么和怎么办。
这也是《苏菲的世界》故事发展的核心元素: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与此同时,她收到一封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请苏菲转交给席德(Hilde)”,邮戳来自黎巴嫩。
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迥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 更离奇……
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莫名其妙的函授课程持续进行着,联络方式也一变再变,艾伯特(Alberto Knox)终于出现在她的面前,并开始教她认识哲学史。他用浅显易懂的笔触带着苏菲回顾从先苏期的希腊直到尚-保罗·沙特时代的哲学发展。同时,“席德”的名字不断在她身边以不可思议的方式频繁出现。而后,席德出现了,原来苏菲这个人物,只是在黎巴嫩联合国部队工作的挪威少校艾伯特为庆祝女儿席德生日而虚构出来的人物,把她的故事编写成一个富有哲学趣味的故事当作女儿的生日礼物。
不可思议的是,在艾伯特的提示下,苏菲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书中的一个角色,是艾伯特少校意识的一部分,在忠实的完成自己主角的任务之余,他们开始了向上帝(艾伯特少校)的抗争。在他们的努力下,书中世界渐渐扭曲了,变得古怪而难以驾驭。最终,这本书以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告终,艾伯特和苏菲莫名的逃出了书中世界,来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
为什么说好奇心和求知欲是这部书的发展核心以及这是欧洲人的特性呢?
你想,如果现在中国的一个女孩子收到一封“你是谁”的信,第一反应是什么?
情书?搭讪的新方式?
再比如,某一天突然有个人在你刷微博的时候给你发消息说要带你认识哲学发展史,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微商?网课?资料推销?
很少有人想的是:这个世界会不会是一只大兔子,我们都在兔子毛上苦苦挣扎?
我之所以推荐大家读这本书,是因为它即是一本哲学史还是一本有趣的小说。
在艾伯特带领苏菲认识哲学史到他们发现他们是一本书中的人物到他们跳出书的世界,这是一个奇幻有趣的故事,但同时哲学也是其贯穿始终的主题。
在这本书中哲学并非以那种无事可做的人进行深奥思考的面目出现,而是作为与生活相统一的事物而出现。苏菲和艾伯特需要运用哲学的思维去理解他们的世界。但是他们又并非和人们格格不入。他们能够确信他们的世界是艾勃特·纳格的创造,但仅仅因为人们没有关于自己世界本源的答案,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问这一问题。实际上,正像贾德在整本书中所强调的,要想成为一名哲学家就不能停止提出问题。艾伯特努力让苏菲意识到她自身的存在是多么了不起。人们提出的问题可能并没有任何答案,但这也没什么,因为正是能够提出问题才让我们成为人。我们为什么会在这里,什么才是好生活——从贾德的观点来看,该书提到的所有这些哲学活——从贾德的观点来看,该书提到的所有这些哲学问题就是人们可以提出的最重要的问题。一旦人们的身体健康得到保证,人们就必须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生命是一种赋予,要使生命对个人产生意义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地提出这些问题。
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置身于其他学科之外,因为实际上贾德将哲学与生存看得同等重要。假如人们生活中缺乏哲学思辨,那么就剥夺了自己最大的乐趣,也降低了自己原本可以达到的理解高度。哲学是一项不断进行的、毕生的追求。地球生物中只有人类可以进行哲学思考。虽然哲学或许不能使生活更简单,或是给出容易的答案,但它会让人们对于自己的存在充满好奇心。即使哲学相当错综复杂,但其主旨却是简单的。
假如《苏菲的世界》代表着主流知识分子的哲学观点,它所表达的也极引人注目。这本书对真实的哲学给予极崇高的评价:批判的、理性的和公正的评论;去除偏见、迷信和惯例;不做仓促和轻率的判断,一意追求真理、知识、美善和道德。
当然,我觉得该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就苏菲改变认知去到了作者的世界中,这可能也是作者对于认识客观世界和突破客观认知的渴望,这是一个读过之后让人很恐惧又激动的环节:会不会有一天,我也能突破现在的时间和空间去到更高维度的空间呢?
希望大家能更好地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这本书已经改编成了电影,男主很帅,推荐大家去看哦。
每天一千字‖苏菲的世界:哲学的启蒙读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