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像洛枳,我却不是盛淮南”,这是今天早上收到大半年不曾联系过的她的消息后,我想到的第一句话。
那时候是高三,所有事情的节奏都是紧张的,吃饭、跑操、上课、自习和睡觉,中间满得不会有任何缝隙。我为了座位后面的空间宽敞一点,主动要求坐到了教室最后一排,也就是她的旁边,我们两人中间隔了一条过道,我很好奇,不知道她是不是和我一样喜欢最后一排的感觉。
你像极了洛枳,而我却不是盛淮南她成绩很好,每次都能进入校前三名,很多时候还是光芒四射的第一,自然而然也就成了老师眼中冲击清北的希望。坐她边上之后,我有时候会不自觉地扭头看看她,不管是做解析几何,还是写着千篇一律的阅读理解的时候。她是个很沉稳的人,或许这个词不太恰当,听起来不像对一个单纯女孩子的描述。那也可以说是波澜不惊,反正以前老师都是这样说的,现在我也觉得真的很适合她。
教室窗外有不知名的鸟儿飞过,有轰隆隆的雷雨下过,甚至有几次有好些架战斗机低空掠过,这些和高三的我们无关,没人去注意。对她来说,这些小事更是不值得投以注目。我唯一见她的简单的消遣娱乐,就是中午老是捧着一本书,端坐在座位上翻动,我观察了好几次,终于看清楚那本书叫《暗恋·橘生淮南》。这本书,将在之后成为我一个重大的遗憾。
最终,即使在高考前最后一天整理考场的时候,我和她也没有过多么复杂的交流。
高考成绩出来后,她算是有些发挥不好,被复旦大学录取,整个学校最后也还是没有人将去往清北。
而至于我,选择了京城一所还算可以的211,那一刻我在想,从此,京沪相隔,应该不会再见了吧。
开学前的几天,我在收拾行李,收到了一条短信,“我喜欢你”,是她发的。那一刻,激动吗,我也说不上来,只知道我给她回的是“你怎么不早说!”是啊,你早说一个月,在我填志愿的时候,就可以和你去一个城市了。......但是呢,说回来,早说的那个人为什么不是我?
你像极了洛枳,而我却不是盛淮南在开往北京的列车上,上海与京九线垂线的交点处,是我和她最近的距离。
之后的我们两人,算是开始了一段感情,在此之前,我们还是封闭校园里少不更事的孩子,青春期对爱的期待如同高中的校园对我们的束缚突然放开一般,像是发现了一个新世界。我们开始无话不说,“质问”对方高中时有没有喜欢的人;她在我不舒服时给我点过外卖,我用信这种古老的方式给她写过情书,这些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但是热烈过后必有冷寂,后来的我们没有了话题,加上互不见面,隔着屏幕也不知道对方是难过还是开心,某个时候我竟觉得我们之间的感情如“网恋”般脆弱。
终于某一天,她和我说出了分手,当时平静地回了句“好”,过后便是心如刀割的痛楚,我以为我没那么珍重这份感情,但是心痛让我明白,我放不下。这份感情,可能高中的时候就在我的心中埋下了种子。她说分手的原因是她觉得在爱情中很是“卑微”,我不懂,也没问。
微信和QQ再也没有收到过来自她的消息,访客记录也没有出现过她的头像。
后来想起来她高中看的那本书,我立马在淘宝上下单买了一本,花了大半个学期断断续续看完了《橘生淮南》,我慢慢懂了她的想法,也明白了“卑微”的含义。
今天早上起床,收到了她这么久的第一条消息:
“愿你依然光芒耀眼。”
我回复:
“好”
之后我们谁也没有等到谁的消息,嗯,就这样吧,这样就挺好的。
最后还是想起来一段话:最单纯的喜欢就是,就算你拒绝了我,我对你也永远没有埋怨。但我不会再靠近了。如果你有求于我,我依然会鞠躬尽瘁。从今往后我会把喜欢藏起来,不再招摇过市了,我会努力过得好,希望你也是。
是的,我会藏起来,希望你能幸福。
毕竟,我不是盛淮南,而你,却像极了洛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