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方法论写与作写作
和我一起学写作 | 基础篇(从6点谈写作认识和误区)

和我一起学写作 | 基础篇(从6点谈写作认识和误区)

作者: 我本顽石 | 来源:发表于2016-06-07 18:12 被阅读1597次
和我一起学写作 | 基础篇(从6点谈写作认识和误区)

文/我本顽石

转眼间,开始写作就要满2月,这是一段特别充实的日子,很有收获。但说实话,也很盲目。读得盲目,写得盲目。不过我觉得学习任何一样新的东西,应先一头扎进去再说,就和学游泳一样,下了水扑腾一会儿体验一下再来谈方法和技巧,否则都是空谈。所以这个盲目的初始阶段是有用且必不可少的过程。

在这段试水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有逻辑和整体性的系统学习,如主题阅读。

学习写作是我6月的主题阅读计划,《文心》是第一本。全书以中学生为视角,以故事的形式进行情景教学,非常适合没有受过写作专业培训的小白从零开始。

1.思想之外还有词汇、字句、篇章、声调

读的时候不能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训练,否则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于词汇、字句、篇章、声调里。

这是朱自清在序中提到的,我的读书习惯恰恰就与之相反。尤其是些文学类书籍,看完之后似乎懂了,但总无法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一用自己的语言转述,味道就变了。

所以读书当不止是提高思想,增长见识,也当从词汇、字句、篇章、声调方面有意识进行训练,以提高理解能力和精确的表达能力,方能真正看得懂说得明。

学习概括知识的方法:文中提到,鉴于时间所限,无需去通读各种书籍,只挑必要的去细读,其他的在今后遇到的时候再找来原书翻阅,挑需要的部分学习。

自从来到简书后,看到最多的就是各式各样的书籍推荐,即使是只挑喜欢和可能有用的买已经来不及看了,所以很有必要思考下,哪些是目前必要看的,哪些只是在将来需要时再翻阅。

2. 如何判断文章的好坏

文章的好坏,可从三个方面来考察,一是文法上有无毛病,二是词语适当与否,三是思想的新鲜、正确、丰富与否。

其中思想内容是靠多读书多体验得来的,非一日之功可就,这里就不讨论。

重点谈的是词语的适当。词语要求丰富,用词需注意身份、时令和场所,如同义词、近义词、地方语言、不同阶级用语。写作时的句型也需多样,穿插使用(有意义的重复例外),否则就嫌单调呆板。

文章常见的毛病不外乎3点:用词不当,意义缺略或累赘,意义不连贯欠照应。

这3个毛病在我目前的文章中都很常见的,即使几翻修改,仍难避免。有些时候明明感觉说得不充分,但就是说不好,有些时候明明啰嗦累赘,又不舍得删去,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也处理不好,要么突兀,要么啰嗦。

必须养成的习惯——文章写成后要仔细看过,一句话一个字觉得不妥就得改,改到无可再改才罢手。

难怪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个习惯说起来简单,白教主在写作课里也如是说,但做起来真不容易。上一篇文章,改的时间远超过写的时间,但还是感觉不顺畅,只好作罢。主要还是目前对文字的驾驭不够,写得还太少。

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古人读书,大都不习文法,不重解释,读得多了,文字自然通顺,文义自然了解。

书中指出,如语文和英语这样的语言类学科的学习一定要多读。这样看来,我的英语一直学不好估计就是这个原因。只记单词和语法,基本不读不背,如同学数学,能学好才怪呢?

不过,读还可以用在修改文章上。目前正在参加的写作训练营的老师白教主就要求我们文章写好后要通读一遍。尝试过后,确实发现那些读起来很别扭的地方往往就是问题所在。

3. 学会触发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触发要是自己新鲜的才好。

触发就是文章的好材料。触发的关键,应该是自己的,新鲜的,感悟。老是说人家说过的老话,不过是人云亦云,陈词烂调。就如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流年似水等,的确形容得好,可是听得太多,早审美疲劳了。你看那些爆文有哪一个不是有独特的让人耳目一新的视角或见解,方能够抓住公众眼球?

那么如何触发呢?能够有效练习吗?知道秋叶老师的拆书帮便签读书法吗?那其实就是一种主动有意识的练习触发的方法。

但是触发并不仅限于读书, 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是触发的源头,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体悟。我突然联想到王阳明的格物致知不就是触发吗?段位更高而已!而我能想到这一点本身就是触发。

触发无处不在,我们要做的只是养成有意识记录的习惯,否则会如灵感一样,稍纵即逝。

�4. 如何组织文章

关于如何组织文章,一般有三个流派,第一派无所谓组织,只是根据意念萌生的次序写。第二派拘守着公式,把自己的意念像填表格一般填进去。第三派是把怎样开始、怎样贯穿,先做个大体的规定,然后一步步写下去。

第一流派太随意,思想未经整理。第二流派又太僵化,以内容迁就形式,本末倒置。文中肯定的是第三流派,以“次序、连贯、统一”为标准,并没有具体的形式,视内容而定。

以我自己为例,我此前的2篇关于感想的文字就属于第一种,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写日记估计也是属于这种。唯一上了首页的那篇,在写之前,其实已经酝酿了几天,从起因,到衔接确实是有考虑的。但是最近的一篇关于上首页的总结,又没有写好。但我想这不是组织的原因,是内容出了问题,不够新鲜,不够有深度。

那么如何具体的来做到“次序、连贯、统一”的标准呢?文中的答案是“回问自己”。一问:到底要说什么,为什么说?以确定中心思想。二问:这个想法从何而来?材料的先后次序,段落的衔接就有了依据。三问:这个材料对于中心思想有什么帮助没有?有用的留,无用的矛盾的删,统一也就做到了。

(写作)依自然的顺序,一定先有内容,后有题目。在实际应用时,一篇文字的题目完篇之后才定取的。题目的大部分的作用在便于称说,并没什么了不起的关系。

这是书里特别强调的一点,并提出好的命题作文题目也应该做到让写作者有感而发,不能离其生活太远。

对于已经不再需要写命题作文的我们来说,应该写的是我们熟悉的想写的内容。为内容而写!最终能想到好的标题,那只是锦上添花。标题再好,没有内容,也是枉然。

5. 笔记与读书笔记的区别

把读书时的所想所见写出来,就是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对文章的一种判断,当用议论文的形式去写。

对于读书笔记按理来说我该是不陌生的,因为毕业以来,我读书一直有做笔记的习惯,来到简书后,我最早开始写的也就是读书笔记,原本我对自己做的笔记一直很有自信。但是投过几次稿被秒拒后,我感到了不对劲,就去看人家写的,发现怎么都有这么多的案例呢?后来看到拆书帮便签读书法,才知道,原来大家都是要从原文展开的,要结合事例讨论的。我这才知道我写的那个只是笔记(摘要),不是读书笔记。但是本质上我仍然没有理解,为什么读书笔记要那样子写。

而此处一说到议论文,我才算是真正明白了。大家都知道议论文是需要论据的,不能凭空瞎说。而我此前的读书笔记却只是把书中感到重要的话摘抄下来,就好多么多么的好,没有任何例证,自然缺乏说服力。

读书读了这么多年才搞清,笔记和读书笔记的区别,好不惭愧。

6. 习作、创作、应用之作的区别

作品有三种,创作、习作和应用之作。习作是法则和手腕的练习,应用之作是对付他人和事务的东西,创作才是发挥自己天分的真成绩。

习作的目的是练习,随时可以做,对于一次写作,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应用之作是一项任务,有时间节点,投入产出比,也不当多费时间。只有创作,可尽可能做到自己满意为止。因为创作贵精不贵多,是不能计较时间成本的。

在我而言,需要好好记住这三种形式,以控制好所使用的精力。因为我这人做事容易入迷,一旦沉进去就一时半会儿出不来,如做工作PPT,其实做到差不多就可以了,但是只要不到交稿的哪一天,我总是会不满意,要去修改,花了好多无谓的精力。

三者之中最基本的是习作,也是最重要的,只有习作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谈得上应用,才有创作的可能。如果想创作,非在习作上做花功夫不可。

作为刚刚开始写作的新人,我们目前写的都只是习作,目的是训练,而不是早早就期待写出一篇爆文,即使偶尔做到,那也是不能持续的。所以写完后适当修改即可,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倒是需要及时总结关于写作的体会,提高能力,这才真正能使我们一篇写得比一篇好。

这篇文章,既是我按照书中的方法写的读书笔记,尽量以自身的经历为例证,以使说理充分,但仍感觉有些地方处理得不够自然,这实在是水平所限,只能慢慢改善。


PS:本文是关于写作的系列文章的第一篇,第二篇为《和我一起学写作 | 提高篇(写作写什么?怎样写?)》,第三篇准备到6月底再多练习一段时间后再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海蓝书童:你的文章激励了很多人,也介绍了自己对写作的思考和认识,谢谢你,祝你在写作的道路上成功
    我本顽石:@海蓝书童 ,谢谢你的认可,让我继续有动力坚持:blush::blush:
  • Aramissi:文心?
  • ce1297ea915d:想从读后感开始写 但是写了几篇之后发现没有任何变化 写的很乱 没有条理 没有办法用文字把想法表达出来 没有一个合理的架构 也不知道怎么构建这个架构 整体来说就是一个乱 这个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么
    ce1297ea915d:@我本顽石 谢谢你的回复 我会好好研究的:blush:
    我本顽石:@姬小宝 ,那些让你醍醐灌顶的文章带给你的是什么?这是我第一次尝试这种写法,没有想到也上首页了,你看看吧
    我本顽石:@姬小宝 ,你试着研究别人写的,我最近的三篇文章都是读后感,但是有所不同,逻辑都是根据我自己的感觉梳理的,不是书中的结构
  • a553bb57f5b2:感谢分享
  • 卿巧巧:受教了,谢谢
  • 8b8e7ff9aefc:看完之后,我也想学着写点什么,谢谢你!
    8b8e7ff9aefc:@等清风来时 谢谢你的推荐!
    我本顽石:@等清风来时 ,推荐你看看《怎样写作》吧,我现在正在看,准备写下一篇,写作不过是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整理表达出来:smile:
  • 一只慢流:有同感,说出来我目前写文字存在的问题,谢谢你。
  • 先生辜锦标:这篇文章一定要静下心去慢慢看,, 文中提到文字创作的一些要点和误区,对与刚刚开始写作的我们有很多帮助, 谢谢作者的分享。🌹
    我本顽石:@不得已与碎碎念 ,很高兴对你有用。

本文标题:和我一起学写作 | 基础篇(从6点谈写作认识和误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gd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