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商业管理观察读书
怎样长久地经营一家企业?

怎样长久地经营一家企业?

作者: 木头小鹿 | 来源:发表于2018-11-13 19:04 被阅读40次

今天想分享的这本书《日本最了不起的公司——永续经营的闪光之魂》,是关于企业一些不一样的思考。我们先看一些数据:

纵观全球,超过200年历史的企业:德国有837家,荷兰222家,法国196家,日本3146家(为全球最多,更有7家日本企业历史超过了1000年)。中国现存的超过150年历史的老店仅5家。

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而在美国和日本,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分别为8.2年、12.5年。中国大企业的平均寿命是7到9年,欧美大企业的平均寿命长达40年,日本大企业平均寿命有58年。——数据来源于网络

看了这些数据,有没有觉得企业的寿命比你想象中的要短一些?关于我们的企业寿命过短的原因,有人认为是中小企业相关的贷款政策不友好,也有人认为是很多企业没有构建起健康的商业模式等等。

直到我读了这本书,读完这本书后我在想,企业寿命短的原因,首先是——很多企业在成立之初,发展目标里就没有“让公司尽可能久的存在下去”这一条吧。创建一个百年企业、一个永续经营的品牌,就如同你要去跑马拉松而不是800米,准备工作与速度策略完全不同。跟一个创业者说永续经营,如同和饿了很多天的人谈御膳房的菜,温饱都还没解决你说要我瞄准帝王般的生活去努力?

但应该也有一些人,想沉下心来,好好琢磨一个产品、或将一个公司长长久久地经营下去。如果你也有一点这样的目标,不妨看看这本书,像一股清流,涤荡一下我们急躁地想要成功的心。


书的作者是日本的一位经营学专家,开篇提到,书中他写到的这些最珍贵的经营理念,都是现场研究得来的。

“我每周会花一两天时间,离开大学的研究室,实地采访各企业。截止目前,北自北海道、南至冲绳县,我拜访过的企业竟已超过了六千家。

……

我刻意拜访这些企业,都是长期维持良好业绩的公司(从员工和顾客的高水准满意度皆可证明)。”

书里有一些想跟大家分享的观点:

1五个借口

作者提到了一些经营不善,但只会抱怨问题都出在别人身上、总认为自己是被害者的中小企业经营者,这样的经营者总把“五个借口”挂在嘴边。可很多优秀公司的存在,说明这五个借口都不能成为公司经营不善的理由。

这五个借口不外乎——

“都是(市场)不景气或政策不好”

“业界状况不好”

“公司规模太小”

“地点不好”

“都是大企业、大型店害的”

这些借口大概很多企业都会中枪,不止企业,个人又何尝不是呢?把责任推出去,是很多人的本能或共性,可这样并不能解决面临的问题。

2公司是属于社会的,并不仅仅属于经营者或股东。

相信很多人不理解这一点,作者也认为日本不理解这一点的经营者日益增多。

一家公司不管规模大小,员工和他们的家人、顾客、地方社会等所有与公司直接相关的人,他们的评价与态度决定着这家公司的盛衰。对企业来说,使命与责任的意识,比起研究、开发,或者生产力、销售力等经营管理能力都来得重要许多。

“一家公司如果违反社会常规,时间久了,就会逐渐变质。察觉到这一点的员工和市场,也会开始与其划清界限。因为在公司里努力工作的员工,比谁都清楚这家公司的内幕。

认真工作的职员和他们的家人,对于自己所服务的公司做出违反社会的行为,是绝对无法认同的。”

前不久的疫苗事件是怎么爆发出来的,相信大家都还没忘——公司内部员工举报。

打车平台为什么遭到大家声讨,也是它忽略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更多地从自身利益出发制定公司的策略。

3公司为什么而存在?

这是本书最核心的观点,公司为什么而存在?要负担哪些使命与责任呢?一家公司必须负担起“对五个人的使命与责任”

/要使员工和员工的家人幸福

如果员工对自己所属的组织没有高度的满足感和归属感,就不可能提供令顾客满意的服务。心中对自己的公司怀着不平、不满与不信任的员工,如何能带给顾客打从心底感动的服务?如何能制造出令顾客感动的商品?

/要使外包、下游厂商的员工幸福

这是为我们公司工作的人,像是“外部员工”,只是“穿着不同制服的同事”。压缩下游厂商的利润,只会使下游厂商产生反弹情绪,不想接订单或不用心做订单,最后困扰的还是发包商自己。一边赢一边输的概念,既不健全也不正确,也不利于企业的长久经营。

/要使顾客幸福

顾客至上,被顾客嫌弃的公司是不会有未来的。这个道理想必大家都懂。

但书里的观念是,“使顾客幸福”是排在第三位的。

公司的使命是“适应顾客的需求”“推测顾客的需求,创造、提供新产品”,所以重要的是适时反应顾客的需要。从无到有才叫经营,所谓“从无到有”,是要去发掘、创造原本不存在于世上的价值或潜在需要,进而开创新的市场。

没有顾客就去开发,这原本就是公司真正的使命。而负责开发的人是谁呢?就是公司的员工。

想想巨头科技公司的发展历程,应该更容易理解这个“从无到有”的观点,创新、研发,都是在开创新的市场。

文中作者对于抱怨市场不景气的经营者,也提出了这样的反驳:

“景气不是谁给的,是要自己去创造的。只要创造出顾客无论如何都想买的商品、推出提案就可以了。

创造、销售这种商品的公司,不管规模是大是小,或者这项商品是高科技也好,低技术也罢,顾客都不会在乎。只要创造、推出令顾客感动的商品就够了。这一点适用于任何行业、任何企业。

我看过连续二十年、三十年营收和利润成长的公司,它们让我深深体会到,景气不是靠别人给的,而是要自己去开创”

/要使地方社会幸福、繁荣

所谓对社会的贡献,就是致力于成为一家对顾客、员工,及其所在地区都具有存在价值的公司。“这家公司就是我们这个地方的象征”“这家公司是我们的骄傲”“我衷心希望我的儿女能够进入这家公司服务”,这就是当地居民引以为豪的企业。

/自然造就股东的幸福

股东、出资者的幸福,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物质层面的,就是分红或回馈;另一部分是精神层面的,让股东们知道自己所持有股份的是一家受到员工、顾客,以及地方社会尊崇与爱戴的公司。精神层面的幸福,是股东们更为期待的。

但股东的幸福,是排在第五位的。

如果没有提供资金或资本的股东,公司就无法继续经营,这一点虽然是事实,但一旦把提高股东满意度排在前面,就会被短期内的业绩或股价动向左右经营方针,无法规划出长期的远景。

事实上,只要满足了前四项,股东的满意度就一定能达成。对股东的使命与责任,与其说是目的,倒不如说是一切努力的结果。


一般都认为公司最重要的就是想办法提升业绩,其实不然。提升业绩不过是让公司继续经营的手段而已。真正好的公司,是要能够永续经营。

书中的第二部分,介绍了作者挑选出的五家“日本最了不起的企业”,全都是致力于实践这些使命与责任,认真经营的公司。

“日本理化学工业”“伊那食品工业”“中村复健器材”“柳月”及“杉山水果”,仔细读他们的故事,都能够认同它们的确是值得好好珍惜的公司。

网络上对这本书的评价,有人觉得过于鸡汤,或过于理想化。其实一个长远的计划或者规划,必须是理想化的,因为路走得越远,任何小问题积累下去都有可能导致失败。

别忘了,这本书的出发点是,企业的发展目标——永续经营

希望我们也有越来越多值得珍惜的好公司。


“远观者富

近视者贫

远观者为百年植杉苗

春天播种秋天收获

因而致富

近视者等不及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而不为之

唯沉醉眼前利益而取之

不愿播种只图收获

因而贫穷

——二宫尊德”

相关文章

  • 怎样长久地经营一家企业?

    今天想分享的这本书《日本最了不起的公司——永续经营的闪光之魂》,是关于企业一些不一样的思考。我们先看一些数据: 纵...

  • 经营要诀

    经营要诀 经营,意为:筹划并管理企业等,经营一家企业不难,但是,想要经营好一家企业,往往是不容易的。稻盛先生在《京...

  • 经营的目的

    无论是经营一家企业还是经营一个平台,开始可能是喜爱,最终的终级目的应该还是要盈利。如果没有盈利很难做大做长久,也很...

  • 确认用人需求,挖潜增效当先-171-90-06-1445

    【案例解析:业务量下降,HR怎样合法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我们是一家制造企业,公司近期业务量下降,各个...

  • 《经营者养成笔记》:真正的好东西是可以获得全世界认可的

    关于经营企业,柳井正的《经营者笔记》是我看过的书中,最接近经营本身,而且又高屋建瓴的一本。如果经营一家企业,《经营...

  • 全球健康看东方,这次对话让中国人彻底明白了

    一位知名的企业家曾说:经营企业的最高境界是经营文化。他所讲的文化依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术”。有这样一家企业,他们所...

  • 企业怎样才能长久赚钱——靠技术、靠设备、靠钱生钱?

    企业怎样才能长久赚钱?靠技术?靠设备?靠钱生钱?错!靠人,人是企业能长久赚钱的根本。所以,管好人是企业管理的重点。...

  • 浅谈生意经之二

    一、企业的发展规模绝对不可能超过经营者的心胸,如果我们经营的目标只是满足个人私欲 ,那企业也注定不会长久和壮大。 ...

  • 2018.10.27晴

    记录:心的经营,怎样才能经营好企业与生意。 反思:以前我们都认为,员工和企业是对立的。现在我想问,员工和企业是对立...

  • 当企业与做人脱轨

    企业做成在事,企业做久在人。2017-2-18 总结 于北京 经营一家企业,其实是经营自己的人生。 当你怀揣着理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样长久地经营一家企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gl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