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婚姻育儿家长的自我修炼
4岁男孩亲小女孩,被骂耍流氓,是时候重视孩子的性别教育问题了

4岁男孩亲小女孩,被骂耍流氓,是时候重视孩子的性别教育问题了

作者: 十月妈妈心理 | 来源:发表于2018-10-25 09:57 被阅读7次

前两天,“小男孩幼儿园亲小女孩”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

一位妈妈接上幼儿园的女儿放学,看到女儿被一小男孩牵手,并且还被亲了一口。

这位妈妈立刻联系了男孩的妈妈。

男孩的妈妈没觉得有什么,表示这不过是小孩子之间的友情。

女孩妈妈大怒,并非常生气地告诫男孩妈妈,让她儿子离自己女儿远一点。

男孩妈妈也怒了。

随后,场面失控,双方针锋相对。

很快,好好的沟通上升为人身攻击。

“你简直是个疯子!”

“交也不能交这种从小就耍流氓的朋友!”

“我看你也不是什么好人,要不怎么会培养出这么低素质孩子!”

……

很多人说女孩妈妈太敏感,男孩还是个孩子,怎么就成了“低素质”、“耍流氓”?

还有人说,男孩妈妈对儿子的教育不到位。

更有人感叹,这完全就是男孩家长和女孩家长的区别,一个浑不在意,一个如临大敌。

争议说明意见不统一,这恰恰反映了我们在孩子性别教育上存在很大问题。

 

要么毫不重视,放任不管

夏克立曾接受芒果TV采访,提及在录制云南原始森林那一期节目时,邹市明的儿子轩轩偷看夏天洗澡。

因为录制环境比较恶劣,洗澡只能临时搭几块木板遮挡。

夏克立为了保护女儿的隐私,对男孩子说不许偷看,大俊、康康、诺一都很转头捂住脸,唯有轩轩好奇地弯下腰。

采访视频曝光后,网友热议。

轩轩妈妈冉莹颖立刻出来解释说,轩轩是出于好奇,也出于关心。

底下很多网友附议。

“孩子还小”、“没什么男女概念”、“不用在意”……诸如此类。

真的是这样吗?

曾有专家指出,

婴儿在4个月大的时候,已经可以从声音区分男性和女性,

1岁大的时候,就可以区分男性和女性的照片,

3岁以前,大多数孩子都可以准确地说出自己是男生还是女生。

心理学家李子勋说:“性别教育应该从孩子2岁开始。”

如果家长毫不在意,或者觉得孩子小没必要,那就可能无形中对孩子产生误导,让孩子觉得,自己对异性或者异性对自己可以想亲就亲,想看就看,随心所欲,不用顾忌。

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和尊重意识,那会引发什么后果呢?

曾有节目做过测试。

一个陌生的男性拿出新衣服,谎称是妈妈买的,请孩子当面脱下来换上。

结果除了一个女孩子,其他的都毫无戒备地脱了自己的衣服。

至于那个拒绝的女孩,则是因为她妈妈专门告诉过她,不能在男生面前换衣服。

这虽然只是一个节目,却能反映出整个社会在性别教育上的缺失。

人世险恶,不可能人人都对孩子心怀善意,这不现实。

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史卫忠曾说过,在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熟人作案的比例达到70%~80%。

所以啊,孩子的性别教育永远不要嫌早。

要么谈性色变、行为过激

就像被亲女孩母亲的反应一样。

他们,尤其是家里有女孩的父母,也许见过或者听说过不少两性之间因为没有规则和分寸导致的悲剧或龌龊,以至于心中敏感、不安。

只要别的孩子对自家孩子越界,就会风声鹤唳,严阵以待。

所以,被亲女孩的母亲会非常愤怒地说,“换了你家是女孩,你还这么大度吗?”

不可否认,她是出于对女儿的疼爱和保护之心。

只是,有些过了。

孩子毕竟是孩子,行为即便越界,没有分寸,也是孩子,没有成人世界里那么猥琐不堪。

他们不过是表达自己心中的欢喜罢了。

就像亲女孩的男孩妈妈说,“明明在家经常提起雨涵”,“明明确实特别喜欢雨涵”。

小孩子模仿能力强,看到身边人对自己表达喜欢就是亲一口,抱一下,以为自己也可以这么做,加上家长没有适时地教育引导,告诫他们这样做不对,就造成行为上的越界。

对于父母来说,严阵以待是对的,给孩子及早进行性别教育很有必要,但没必要像女孩母亲这样大惊失色。

如果家长过度反应,很可能无形中影响孩子对异性的态度,甚至影响孩子将来和异性的相处交往。

上高中的时候听说过别的学校有一个女生,大家背后称她为“灭绝师太”。

因为她从不跟男生说话,书本上只要看到跟男生有关的字和信息都会抠下来。

至于原因,听说是她妈妈从小到大一直告诫她男生很可怕。

孩子的世界毕竟简单,没有那么多龌龊心思,我们要做的是,帮助他们建立规则和边界,而不是抗拒回避,因噎废食。

《爸爸去哪儿》中,夏天和小伙伴们打闹嬉戏,夏克立并不禁止,即便是偷看女儿洗澡的轩轩,也没有过多看法,只是提醒女儿:“如果有男孩子亲你,你要跟他说不可以乱亲哦。”

夏克立是对的。

要么遮遮掩掩,羞于说出口

性别教育必然会牵涉到性教育。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即便是今天,大家提及这些话题,依然遮遮掩掩,羞于说出口。

当孩子出于好奇偷看爸爸妈妈上厕所、抚摸自己和异性的生殖器官,或者做其他在大人看来不雅的事情时,很多父母不会客观地给孩子上一节生理课,而是本能地训斥禁止。

孩子成长期好奇心又重,越是禁止的,越想要一探究竟。

父母的禁止,反而让他们嗅到微妙的气息,尝鲜和寻求刺激的心理,会诱惑着他们做事头脑发热,不考虑后果。

重庆市教科院发布一项针对中小学生的性健康教育调查显示,

中小学生性健康存在隐忧,多数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性行为,

50.4%的中小学生认为婚前性行为基于爱情或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

大多人从同学或网络中获取性知识、遇到性侵害求助意识不强。

台湾作家龙应台曾经在《孩子你慢慢来》中提及自己对儿子的性别教育。

儿子好奇妈妈为什么用“尿布”,龙应台大大方方地讲解月经是怎么回事儿。

还有生殖器官,她也毫不避讳,反而主动告诉儿子们他们是怎么来的。

她说的平静,儿子也只以为这都属平常,没觉得可耻。

其实,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时,父母的态度非常重要。

当你不觉羞耻,孩子也不会多做他想,适当加以引导,就可以在他们心中建立正确的两性观。

如果你暧昧不清、支支吾吾,孩子就会产生无知和偏见,甚至因此受伤害或伤害别人。

性别意识是未来形成健康人格的起点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没有形成正确的性别意识,你不能指望他们“长大就好了”。

我们父母在其他方面面面俱到,唯独在性别教育上摆不正态度。

等到出了事,又悔不当初。

世上没有后悔药,孩子的幸福和安全,需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父母摆正态度,不放任,不极端,不遮掩,孩子才能心中有规则,行为有法度。

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

--END--

作者:乐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岁男孩亲小女孩,被骂耍流氓,是时候重视孩子的性别教育问题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kq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