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农村里砂礓路还是官路的时候发生的事情。
庄东头高山拉着架车子到镇上去卖猪,中午吃过饭拉着猪去,下午拉着空架车子回来的,挣的钱装在了带的包里,经过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的野地里。正在路上走着,有个人毫不犹豫地用客气的口气说道“别慌走!”,这个人回答“弄啥?”就接到回应“你卖猪的钱给我,我们买烟吸。”之后,这人也是老练,知道拦路的这个陌生人是短路的,就放下架车子说,“这都是多远的人,我就在这个前面的庄里。”这样一讲,那短路的人就放他走了。
短路的就是抢劫的,只要心里想抢,便不管是什么理由。若是短路的出手,不反抗就能保证人身安全,东西会被抢走;反抗的话,不仅会遭受一顿打,带的钱还会被抢走。在两个庄之间发现短路,那么他一定不是这两个庄的,但一定是乡里的人,距离不远,因为只有语言相似,看起来有本地的痞气,才敢去抢别人的东西和财物。
外地人是不敢横行乡里的,这是面对共同敌人时,一直的态度。本地人对本地人知道的更多,谁家有钱,谁家能抢又不被发现,只会有本地人才知道怎么拿捏这个度。短路在古代又叫绑票,古书《谏书稀庵笔记·绑票》对短路的记载:“绑人勒赎,古无此事。《字汇》云:‘绑字古无此字,今作绑笞之绑。’字典即引此。以是知古时人情敦厚,不解此术,故无此名称。盖起于东三省胡匪,俗名红胡子。先只绑富有家财者,以后递降而下,即家有十亩二十亩之田,亦绑去以勒赎,所谓细大不捐也。其始只绑民人,未闻有绑官员者。”但是这种绑票,更像是绑架威胁,获得钱财,与如今的短路不同,如今的短路,更像直接抢东西。想必绑票的人,必然是个消息灵通的人,直到谁家的家境富足,即使不知道家境富足,也能从衣着判断出来。
短路的人会在路的一段驻守。当他提前知道了人有钱的时候,就会埋伏好了。等别人独身一人的时候,就会若无其事地走到人的面前,说道:“跟你讲个事,你把你手里的一千块钱给我”,当听到短路的这句话的时候,庄里这个硬气的男人毫不软弱,在与短路的一番争执之后,生气的男人,在极力反抗之中被打了一顿。一千块钱被抢走之外,嘴角也被打得流血。
大桥的东边,在接近集上的一段一里长的路上都有“短路”的。我出生的那一年,爷爷去给街上的一个卖化肥的亲戚看化肥,正好遇见了“短路”地,那人见到了就说:“钱留下来给我吸烟。”爷爷看了喝了一声骂娘的话,才让那人猛醒,知道是认识了熟人,才不好意思的打个招呼走了。这个抢劫的最开始是偷别人的东西,偷别的庄的东西,还会跟庄里的人说出来。曾经中午偷了别庄的犁地的嵌头,卖到这个庄,偷了这个庄,卖给第三个庄,后来不偷了,生活也过得好了。好在是他哥哥用弹簧鞭子抽打着屁股,赶着让他还给别人,才让他认真做人。
这些短路抢劫者,并不是远处的陌生人,倒是不远的乡村里的霸道者,往往是没有人能管得了的,最会做出这类事情。在明抢别人东西的时候,人多是因为孤身一人而毫无办法。
往后的日子,真的出现拘留的事情之后,就只有看不见面目的小偷,不再有光明正大的抢劫的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