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正在讲授九下第二单元的《孔乙己》。依照小说的常规教学法:理情节、析人物、悟主题,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课后最后一道习题中的一个词一一"看客",引发了我的思考。
"看客",顾名思义,就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者。"看客"有二种:一是睥睨红尘,一是落井下石,鲁迅先生笔下的显然是第二种。
对于人性,鲁迅先生揭示得十分深刻,文章更是常读常新的经典。其中"看客"这一现象也是先生自始至终为之批判的。所以我特想不通说先生文章过时难懂,建议从中小学语文课本剔除的那类人是怎么想的,是巴不得祖国的花朵们没有思想随波逐流吗?
贯穿《孔乙己》一文的两个字:"笑"与"凉",“笑"是看客的嘲笑,"凉”是人情的凉薄。掌柜的笑,自私冷漠,孔乙己的出现让他的酒店多了份看点,增添了人气,他连孔乙己的死活都不关心,更别说心理感受了,他的笑让孔乙己尴尬下愈发尴尬。小伙计的笑,无知冷酷,一个十二岁的少年心中都被种下了封建等级观念的种子,他的笑让人看到当时世风的恶浊。最让人难以琢磨的是"短衣帮"(长工们)的笑,麻木愚昧,他们和孔乙己同属社会阶层的底层,本来都是苦命人,但他们不痛恨剥削压迫他们的丁举人之流,当他们发现苦累之余能有个更弱的对象欺负渲泄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地把精神"利剑"刺向了孔乙己,孔乙己窘态百出,他们便集体沉醉在类似鸦片的狂欢中。孔乙己的死虽有自身好吃懒做和丁举人滥用私刑的原因,但这些让鲁迅先生"哀其不幸”的"看客"们,加速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到来!好在鲁迅先生够善良,他给我们留了一丝希望,文中孔乙己分茴香豆的情节和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声,为这个沉闷令人窒息的黑屋子开了一扇窗。
如果说《示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各类看客丑陋嘴脸的底层众生相,那么《药》读完会让人的心都跌到冰窖里。文中明暗两主角一姓"华"一姓“夏",夏瑜烈士为拯救黎民百姓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但以华老栓为代表的广大群众不明白也不在意,华老栓关心的是沾了夏瑜鲜血的人血馒头治他儿子的病,最终他儿子还是死于愚味无知中。我们不能谴责华老柱的爱子之心,但我们真的心疼夏瑜烈士的一腔热血呀!
让鲁迅先生毅然决定弃医从文的,也是一群"看客"。先生在日本学医期间,目睹中国留学生的醉生梦死,目睹他们和日本人一同观看杀自己同胞时眼神的空洞麻木,先生痛彻心扉后反思:"凡是愚味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扬起新文化风帆的鲁迅先生,早已化作华夏儿女的精神力量,"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让敌人胆寒心虚冒汗,让英雄清醒奋进冲锋,在那个暗无天日的时代,汇成了一束光,一枝火把,照亮了前进的世界!
现在,居然有冒牌专家要把鲁迅先生雪藏,那么,先生真过时了吗?
我是幸运的,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和平年代,丰衣足食,那么,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是不是完全消失了呢?
并没有!他们只不过是换了副面具活跃在一些人群中罢了!
君不见,但凡网上出现个热点事件,就有一撮人各种脑洞大开地随意填补情节,细节生动到好像他就在现场亲眼目睹,然后便随心所欲地站在他所谓的道德至高点指手划脚,他们不关心真相与当事人,只图个渲泄的快感,这和《孔乙己》中的“短衣帮”何其相似?
君不见,某人偶尔时运不佳,落入低谷,也会有一小撮人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甚至有时候别人跟他风马牛不相及,八杆子打不着,他也乐于用一条毒舌两排利齿添油加醋地传播流言,无意地置人于死地而后快,而他仅仅是为了博关注,获得无所不知的满足感,多么扭曲阴暗可怖的"看客"!
君不见,遇到别人行善事挑重担,他没那本事与勇气,却不甘心自己被反衬,于是一小撮跳梁小丑又行动了,猜测别人动机不纯,诋毁别人来路不正,背后说着风凉话,伤着好人心。大家都知道韩红做慈善都快把家底捐空了,这样的人还有人黑,真是天理何在?
还有些看客,一副"天下兴亡,与我无关"的架势,只重利益,有奶便是娘,谁给好处就为谁吠,毫无做人的原则与底线,这小撮人大概是没听过"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个成语的,如果借用一句现在网红语就是: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幸免的。
"真正恐怖的不是一个有价值的生命被伤害,而是即使牺牲了性命,其价值也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只能成为人们的闲聊和看戏的对象!"鲁迅先生在近百年前如是警示读者。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不做看客,拒做看客!我真诚地对着祖国的未来如是说。
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哪怕仅如萤火。如果你问我会做些什么?我想应当是竭尽全力地向我们的下一代、未来的接班人,传递善良、真诚、温暖、明亮、责任、思索这类美好的词汇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