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
怎样才能脱掉原生家庭的紧箍咒?

怎样才能脱掉原生家庭的紧箍咒?

作者: 曼诗 | 来源:发表于2017-01-04 23:12 被阅读339次

    这是曼思之前在“【2期】老显咖啡厅”关于原生家庭的分享,起源于一名群友提出的问题:

    “回忆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时,我好难过难受…尽管已过去,但是每每想起还是好心痛,一边心痛,一边剖析,好有挑战啊,如何疗愈原生家庭带给的伤害?”


    先普及概念

    原生家庭概念来自于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海灵格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家,第一个家指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可能还有兄弟姐妹。第二个家,长大后结婚组建的家庭。第一个就是原生家庭,这个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在潜移默化中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思考模式、情绪反应等多方面。比如有些成长在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可能会不相信婚姻,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会缺爱,后天会尝试从另一半那里找缺失的父爱或母爱。这里只是说可能,因为有些人不受影响,或者负面事件却接受到相反的而呈现正向的结果,比如有些家庭爸爸有家暴倾向,儿子婚后很有可能也会有家暴行为,但是反向而为就是儿子可能特别疼老婆。所以原生家庭的影响因人而异。


    面对这个看似恐怖的原生家庭对我们无意识的强控制,我们可以做点什么才能脱掉这个紧箍咒呢?曼思分享自己在探索过程中总结的几个点,希望可以帮助到走在走出原生家庭路上的伙伴:

    首先,接受这个事实。

    我们要承认和接受这个可能有点残酷的现实,几乎所有人都不可避免的带着原生家庭的模式。这种模式包括行为模式、沟通模式、思考模式、情绪反应等,当我们面对某场景时,会不由自主的,条件反射似的重复原生家庭的反应模式。

    这就是长辈们看到某个小孩做了什么事情时,会说"你看,跟他爸/他妈一样,简直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如果是亲兄妹会说"真不愧是一个爹娘生的"。如果你是有子女的父母,仔细观察你的小孩,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这不就小时候的我吗”,看到你的小孩就像看到自己一样,欣喜又心疼。因为他们延续的原生家庭的信息。

    这种延续有些是DNA携带的,我们一出生就有了。有些是后天看到父母做什么而模仿的。还有些并不是带来或学会的,而是我们处在这个家庭环境中,长久以来我们自己选择的/创立的新的反应模式,这是家庭环境的结果。

    无论是在心理学中,还是灵修领域,接受是所有疗愈的开始。所以,请先接受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无意识影响。

    其次,原生家庭带来的讯息不一定都是错误的,不好的。

    有些人从原生家庭带来的信息是正面的,重点是这东西的好坏是根据环境因人而异的,也许此刻你觉得受伤害的模式在其他环境里,或在某人此刻看来是一个好的东西。

    第三,不要把自己当一个受害者。

    这一点很重要,这是我们痛苦和倍感受伤的根源。当我们把自己当成受害者,在还没有治疗之前就已经输了,因为在潜意识里,就认为自己在受到伤害。人在受到伤害时会本能的反抗,甚至会觉得别人欠我们的,或者说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我的家庭是这样的,为什么我延续了这个而不是那个。这样的心理对疗愈没有任何助益,只会陷入恶性循环,越来越受伤,越来越痛苦,越来越走不出来。

    如果理解了前面两点这一点就很好理解了,既然每个人都有,那很公平呀。既然没有对错,为什么你就是被伤害者。我们为什么不能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呢。

    父母总是希望把最好的给我们,只是有时候他们所认为的好的不一定真是好的,或者是我们认为的好的,甚至原生家庭的讯息延续本来就是无意识中进行的,更加不可控。无论如何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他们的初心都是好的。

    如果我们对父母能够理解,并以最大的爱去包容,我们便不会觉得自己是受害者,想通了内心会生起慈悲,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到头来讲他们也是受害者,他们也很无辜的从他们的父母那里带来那些我们认为的不好的讯息。

    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大家都是那种觉得爸爸妈妈不好之类的人,不是说有人一定觉得自己是受害者。我们可以关照一下自己的内心,回想一下过去,有没有过某个时刻觉得我家如果怎么怎么样就好了,或者觉得父母身上某些地方让自己受不了,不喜欢,跟爸爸妈妈拌嘴。某个瞬间觉得,“我怎么会有这样的父母”,说实话,我有过这样的瞬间,在我还很小八九岁的时候。背后就是我们对父母某些模式的排斥,尴尬又现实的是,没有走出原生家庭的我们很有可能就是这样的。

    第四,了解父母还有自己的各种模式。

    了他们有哪些沟通/思考/行为反应模式,客观的不加批判的去了解他们。然后回到我们自己,在我们身上有哪些是来自于原生家庭呢?这两个步骤相当于是知己知彼,知道自己现在处于什么状态,才能知道当面临这样的情景时,该如果突破原生家庭,而生发出你所认为的正确的,属于你自己的条件反射。

    所以,请让我们尽可能客观的看见父母而不评判,去接受他们。


    第五,时刻保持觉察。

    在日常的生活里时刻觉察,当情绪起来的时候,当我们不加思考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这是我的反应还是我的家庭反应?还是我的家庭环境结果?我希望是怎么样的反应呢?这两天我有很明确的感受。

    中午吃饭时我说我不吃,不过还是跟小伙伴去了吃饭的地方,我想走动透透气,桌上有零食就顺手吃了些零食,结果A小姐说了句"你不是说不吃吗",这句话让我有点不舒服。

    你们一定觉得奇怪,这句话有啥吗。

    这句话确实没啥,可是这个A小姐说话以尖酸刻薄著称,重点是这句话让我记起来很小的时候在某个场合别人对我爸爸说过一模一样的话。回忆让我觉得这个当下这句话意蕴丰富。大致一样的场景,别人问爸爸吃不吃饭,爸爸说不吃,不过为了送要吃饭的我过去便一同去了。不同的是在那一群人里,其他人都是有钱人,而我爸没什么钱。一人看到我爸就说"你不是说不吃吗",听到这句话的我有种在说我爸蹭饭的感觉。我感受到爸爸的自卑、不好意思、尴尬,爸爸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那个人。我在旁边看得特别难受,跟自己讲,我要好好努力,让爸爸跟他们吃饭没有心理压力,甚至我才不要我爸跟他们这些王八蛋吃饭呢。记得我还跟爸爸说,爸我不吃了,我们不吃了好不好,我们去其他地方吃不和他们一起。

    那个时候我读初二,很受伤,更多的是心疼我老爸。长大后跟爸爸聊过这个场景,我爸已经忘了,而我却刻骨铭心。

    A小姐说这么句话时,想起十几年前的故事,场景并不完全重现,可是情绪来了,这不是当下事件所带来的情绪,而是记忆带来的。其实如果是其他人这样说我会没有任何反应,可是这个A小姐的个性特质让我无意识的把A小姐和那群势力的含沙射影说话的人划等号。

    这是原生家庭的环境所带来的反应模式,就是前面提到的第三种。

    举这个例子,目的是分享觉察的重要性。如果我没有这个觉察,这种与当下事实无关的记忆产生的情绪起来后,我可能会猜测同事怎么这样说,把这种情绪迁移给当时在我身边的人。可是这个当下,还有身边的人多无辜呀,因为这个情绪与当下没任何关系。我也很无奈呀,在我现在的认知里有这样的情绪反应不正常,我家也不是当初的状态,可是这种情绪来的不由自主,我还没能从我的原生家庭里走出来。当我觉察到了,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很快从情绪里出来,不让情绪影响此刻的自己以及任何其他人或事。在将来,我希望我能彻底从这种情绪里走出来,当我下次碰到这样的人,听到这句话,不会是原生家庭的情绪反应。

    第六,走出原生家庭很难,给自己时间和耐心。

    当然,也不是说让我们去放弃。我接触家庭系统排列,以及原生家庭已经有五六年了,还特意去学心理学,说直白一点我接触家排最原始的目的就是想要走出原生家庭对我无意识的控制。其次就想着,如果我就这样原汁原味的生活下去,未来这些桎梏毫无疑问会影响我的下一代,这是一件挺恐怖的事情,无限循环和重复,一代又一代,我不希望这样子,我希望每一代人都是一个重新的开始,真正的做自己的主人。

    有些人没有走出原生家庭的意识,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没走出来,我一直在路上。给自己时间和耐心,把这当成是一件成长的事情,不要有责备,不要觉得受伤害,不急不躁,我们可以成为一个更完整的自己的,走出原生家庭后我们才能真正拥有所谓独立人格,和部分自由意志。

    …………我是分享完毕的分割线………

    下面整理一些曼思跟小伙伴间的经典互动问答,也许对走在路上的你有参考价值:

    Q:全然接受?不会很难么….

    A:很难,所以要给自己时间和耐心。我从最开始讨厌他们身上的某些点,跟他们吵。到跟他们对话。对上话了就想控制他们,改变他们,觉得这个这样做好,不要那样。到现在我不要求他们做任何改变,好好的就好,就听他们讲。

    一般到了这个阶段,父母已经很愿意听我们讲了。这个世界很奇妙,当我们不要求、不控制的时候,他们反而听得进去了。我是一个比较急躁的人,可是在和父母沟通这件事情上,我跑了一场长达10年的马拉松。

    Q:原生家庭爸妈老是互相看不惯,要不要参与调和,劝他们多包容多接纳对方的缺点而不是多用忍字,感觉疗效不显著啊

    A:关于要不要参与调和,我个人觉得不要干预比较好。可是呢我们总是忍不住想管,所以可以用爱的方式和他们沟通,不要命令也不要劝架似的,或者指责,觉得我说的是对的,你们现在这样做是错的,也不要奢求他们一定会按照你的方式来。单纯发表你的感受就好,至于听不听由他们自己决定吧。我的个人感受供参考。

    补充:亲爱的说感觉疗效不显著,我们先找到和父母的有效沟通方式。能够对话了,他们才愿意听,跟父母对话需要耐心慢慢培育。除非原本就生在那种很nice的家庭,父母孩子经常对话谈心。

    至于前面提到的用爱的方式和他们沟通。爱的方式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生命课题,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去实践吧,用一切你认为的对的爱的方式。先去尝试,去探索,前面的分享大咖高小上老师有句话我很喜欢:所有的选择,对当下的我们来讲都是最优选择。

    分享几个小伙伴的分享,不说对错,但我觉得他们特别有勇气,有参考价值。

    @fun_扶绫:原生家庭这个词我一直不知道我在大一的寒假,第一次回父母身边过年,我有个哥哥,很不听话的那种,我不喜欢他一些行为,和他会吵架,我妈很偏袒他,无论什么事都是先骂我,明明错的是我哥。我会很气就很长一段时间不和她说话。不过大概是大二开始,即便是有分歧我一次也没和她吵过,反而和我妈感情越来越好,和姐妹一样。我觉得自己是接受和体谅,敞开心扉的说话,想清楚你表达的东西而不是互相伤害。多和家里人表达下爱意吧。

    ——在实践中发现真知,超有觉悟的女生。

    @朵朵:我是单亲家庭,自己也是不希望把自己受到的伤害以及父母不懂教育带给我的心理阴影在无意识中留给下一代。所以我也在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在听完您今晚关于原生家庭的影响的新看法,让我大有所益。确实,我这种硬对硬的做法是不对的,向您学习!

    ——有走出原生家庭的意识,还主动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行动力太赞!而且实践方式会收获原生家庭以外的更多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样才能脱掉原生家庭的紧箍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pa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