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Tina育儿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作为有思想,有主见,有梦想的成年人来说,如果你的人生时刻都活在被别人监控之下,结果会怎样?
没人能够忍受吧?
可是,有些家长偏偏用这种最低级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小编认为,这根本就不是是“教育”,而是“侵犯、控制、强迫、威胁”等等类似非常可怕的行为。
昨天看一个视频,一位老师,说到了家长打孩子的问题。
很多家长表示:我小时候经常被打啊!我怎么没事?现在孩子怎么都不禁打?打两下就做出冲动行为?
这位老师说:因为环境变了呀!家长小时候经常被打,因为周围的孩子都是如此,所以他并不觉得怎样?而且那个时候,孩子疯玩疯跑,已经根本没时间关注“被打”这件事了。现在呢?所有的家庭都不再打孩子了,你家还打的话,孩子肯定会不接受啊!而且,不但孩子会性格扭曲,将来孩子也会用这种方式对待家长。
非常有道理。
孩子小时候,家长如何对待他,那么,长大之后的孩子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回馈家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68304/6a119e37a8a73318.png)
最近,一则“14岁南京男孩报警称父亲装摄像头监控自己”的新闻,引发了很多父母的关注。起因是在外做生意的父亲因担心儿子沉迷游戏,于是在他的房间装了摄像头,以便与监视孩子的一举一动。
而这位14岁的男孩认为,父亲的行为是侵犯隐私,于是选择报警。
![](https://img.haomeiwen.com/i68304/20e07ad474b4e03b.jpeg)
小编特别特别赞同这位男孩的做法。我要给他点赞。监控他人,侵犯他人,本来就是不被法律允许的。即便是父母,也不行。
高层次的父母想办法和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低层次的父母想办法控制孩子监控孩子一举一动,把孩子逼成自己的“敌人”,这两种父母,您是哪一种?
有的网友可能会认为:父母监控孩子还不都是为了孩子好吗?
算了吧!打着爱的名义满足自己的期望值,就是自私。
请各位平时监控孩子比较严格的父母自己想想,如果在公司里,老板在你身后装了摄像头,每天监控你工作的一举一动,你作何感想?
会不会有“这感觉不错”的想法呢?——肯定没有!没人喜欢被别人监控。
![](https://img.haomeiwen.com/i68304/2b24294a4e2f37dc.jpeg)
当然,父母监控孩子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如果一个家庭中,孩子到了父母必须要监控的程度,说明,家长之前的教育有很大问题,而且这种问题已经日趋严重且无法把控。家长,尝试各种方法没见到效果,才会采用这种最“粗暴”的方式。
我想说:用最简单的好好说话的方式就可以达到,但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发生改变。人世间最快的教育方式就是——“孩子,家长,你们都慢慢来!”
拿男孩打游戏这件事来说,我一直主张的教育方式是:允许孩子打游戏,而且还要引导他玩好的,高级感的游戏,若有必要,还要花大价钱买优质的游戏。
打游戏的孩子,没有不聪明的,因为笨人根本就玩不了游戏。你以为现在的手机游戏很简单吗?错!游戏里的场景、玩法、装备、武器,走位,操作都需要琢磨,都是有策略的,一个玩游戏玩得特别溜的孩子,逻辑思路和策略能力一定不会差。
当你允许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并制定好玩游戏的一些规则后,他反而不会那么沉迷游戏。
![](https://img.haomeiwen.com/i68304/4c90da7d35072a3a.jpeg)
人的心理就是这样:越限制的事情,往往越想去做。不止孩子,成年人也是如此。这个效应被叫做是“禁果效应”,又称为“潘多拉效应”,属于是一种不健康的“逆反心理”。
这种情况,并不会影响日常生活,但是需要正确的疏导。
比如说,尽量不用限制和命令口气表达自己的观点。前两天,我和表姐吃饭,她说孩子上小学了,胆小,不合群,她就跟孩子讲,别那么胆小,怕什么怕?
结果越是强化胆小,害怕,孩子越不敢玩。
我告诉表姐,你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做什么行为,直接表达出来,告诉孩子。比如说,希望孩子能跟别的小朋友玩。你可以直接跟孩子说:你看,那个小朋友也是一个人在玩,你去找她玩一会。
别想着控制孩子,别想着给孩子贴标签,别限制孩子。好父母都在不断的学习成长,陪伴孩子一步一步向前走;那些脑子有泡的父母才会限制孩子,打骂孩子,甚至监控孩子。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关注我@Tina育儿,每天分享有趣好玩的育儿教育故事。
查阅更多近期热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