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更新公众号,因为自己的心不定,找不到之前码字到深夜的拼命。根不稳,抓不住地面的狭缝,只能浅埋在尘埃里。
妈离开有一段时间了,我从开始的不接受不相信,到现在看到手机里的号码总是发呆拨不出去。我是慢慢的想着您的容颜,想着你说话的语气,甚至对一些事情您会说出怎么的话,我都在心里过一遍场。想着您还在,想着一回家还是能看到你。
路上遇到一闪而过的人,恍惚间像是见到您,等我定神再去找,早已消失。也总算知道,您是走了,真的走了。
上周陪爸爸过生日,硬拉着他出去下馆子。我知道爸爸心里的痛,相守半辈子的您离开后,在往后的每一个节日里,都变的伤感而悲戚。只是我们做儿女的,只能理解却无法体会。爸守着家里,不愿离开一步,那条小白狗,忠实地在门口眺望,等着他回家。
可我依旧不愿意相信,或者说我更愿意接受,您并没有离开,只是换了种方式换了空间跟我们在一起。
孩子回家总会问到,外婆去哪里了?我说,外婆走了,在天上呢。孩子一脸惊喜的问: 外婆在坐大飞机么?我说,是的。自此每次看见飞机飞过,孩子总是惊喜的叫嚷着:大大(大飞机),奶奶在呢! 我望着天那头,真希望,您当时也正望着我们。
兜宝入园了,像是突然要长大了一样,拦都拦不住。岁月要溜走,你想尽办法也留不住。
入园快一个月了,对幼儿园的环境也熟悉了,他渐渐从之前的大声嚎啕到现在临走时候的意思意思哭泣一下,也算是让我们家长放心不少。可谁知,后面的事情,才是开始。
入园第四天,孩子奶奶接孩子的时候,发现孩子胳膊被谁家孩子咬了一口红印子,老师赶紧解释,安抚奶奶的看到孙子被伤的气愤的心情。之后孩子奶奶告诉我和老马这件事,我们心里一直有印,总觉得不痛快。但是同时又能理解到孩子多,谁家孩子爱熊,欺负别的小朋友,老师一人照顾不过来,难免疏忽。所以,也就搁置在心,不再提起。老马教育孩子,别人打你,你就要打过去!我很难苟同,但是又觉得太懦弱也是被欺负的对象,心里也一直矛盾着。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成为“熊孩子”,但同时我更不希望,孩子的忍让成为别人欺负的理由。
今天恰巧碰到一篇很有启发的文章《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讲的是作者的女儿被一男孩子掠夺玩具,打了一巴掌,女儿直直的还击。整个过程,作者没有做任何阻止和训斥,静静的在旁边看完。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我的小时候,被班里男孩欺负,吓的不敢告诉老师不敢告诉爸妈,担心那孩子受到责骂后第二天会变本加厉。当时并没有人告诉我,应该捍卫自己的身体,学着回击,学着不害怕。家长们每天都会叮咛,在学校少惹事,跟同学们好好处,好好听课……所以,少惹事,就成了我遵循的准则,一直跟着我到现在。但是,很多时候,并不是少惹事,事就少。总有人拿着拳头挥向你微笑的脸蛋。之后呢,是继续报以微笑还是重锤相送?
继续笑脸相迎?太懦弱。重锤?太蛮力。
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你一定要尊重精神和肉体的第一意愿,不害怕地反抗;
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你一定要披好你的铠甲,让他们无处可攻;
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你也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让人得逞,但也不让人太伤。
我们无法顾及每种道德标准,但起码,我们先要尊重我们自己,再学着如何尊重道德。
----------------------------------------
很多时候,做一个旁观者,更能清晰的理顺事件的脉络;对于亲人的离去,对于孩子的亟待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