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又是一年的开学季,眼看着00后都要上大学了,“大一新生”一词已经离我有五年之远,但是当年走出大山来到大城市上学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记得开学那天,早上9点的小城车站,好几位朋友赶来送我,彼此拥抱互相祝福,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我们说好过年回来见。
开学的前一天,家里还在做木耳,忙得不可开交。但是,送我上大学也是家里的一件大事,早早就把这天给空出来了。这一天是爸爸送我去学校,为了让爸爸看上去体面一些,妈妈还特意去商场给爸爸买了一件新衣服。
一切感觉像做梦一般,我就这样要离开生活了近二十年的故乡吗?直到汽车快速前行,窗外的风景已不再是熟悉的小城模样,我才真切地意识到我是真的离开了。离开了故乡,离开了父母,离开了朋友,从此一个人在一座陌生的城市开启新的生活。
到达学校已经傍晚5点钟,我是班级里最迟到校的新生,因为路途遥远,我们坐了6个小时的汽车才来到这座即将生活4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城市。
爸爸和我一块收拾了床铺,给我买了一些生活用品后就要离开学校了,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是晚上9点多,在寝室楼下,爸爸叮嘱我说:“没事的,过几天就熟悉了,在大学里要好好学习,要吃饱饭”,我一直点头,强忍住泪水不往下掉。此刻,对大学校园的憧憬已然被离愁别绪所淹没。
我只顾着自己沉浸在离别的情绪中,却忘记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爸爸也是第一次来大城市,而且不会用智能手机不懂导航,也不认识几个字,不太会说普通话,他离开学校后又是如何找到住宿的,我本应该陪同他一块去找住的地方。
直到现在,我都不敢问起那个夜晚爸爸是在哪里睡的。只记得第二天早上,爸爸6点钟就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他要去车站坐车回去了,让我照顾好自己。
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每周跟父母通一次电话,只有等到寒暑假我才会回家,那些说好过年见的朋友最终也渐渐少了联系。
每一个大一新生都要经历这样一场离别,也许形式不太一样,但总离不开“别离”二字。我们告别故乡,告别父母朋友,开始一个人去外面的世界,这似乎也是一场成长的洗礼。
我们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是充满喜悦的,我们寒窗苦读十几年就是为了这一张不薄不厚的纸,而真正要去上大学时才发现我们手里的这张录取通知书其实是一张别离票。
02
而今,毕业以后,我选择留在大城市里继续闯荡。结束学生时代,没有了寒暑假,回家的次数更是少得可怜,在家里待的时间也愈加短暂。
记得上次回家匆忙地只住了两天,在我要离开的前一个晚上,妈妈一边给我打包家里的特产,一边说道:“早知道当年啊,我跟你爸就不让你去上大学了,谁知道读了个大学都不愿意回来了,你看人家没读大学的待在小城里,天天能见父母,多好啊。”
我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知道妈妈只是因为不舍女儿离开而一时说的怨气话,我脑海中闪过一句话:对于父母来说,那张录取通知书何尝不也是一张别离票呢?
收到录取通知书意味着家里有大学生了,全家人都在为你感到高兴,而仔细想想,这也意味着父母的孩子已经长大了,要离开暖巢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每一位父母都是一个矛盾体,他们既盼望着孩子快快长大成人,去打造属于他们的蓝天,又打心底不希望孩子长大,因为长大意味着离别。
英国心理学女博士西尔维娅·克莱尔说过: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之前看电视剧《小别离》也深有体会,女儿朵朵出国留学,身为妈妈的董文洁起初很不适应,每天都因为想念女儿而以泪洗面,寝食难安,我想现实中的父母虽然不会在我们面前流泪,但是心里也是一万个舍不得。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唯独父母的爱指向别离。
龙应台在《目送》中也曾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录取通知书化为了一张张车票,承载着我们驶向远方。这一场别离虽有很多不舍,但也寄托了更多对未来的期望,离别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愿我们每个人都好好珍惜相聚的时刻,珍惜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光,将每一次相聚的幸福都永远定格在我们的生命记忆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