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7日,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朝鲜主席金正恩首次跨过军事分界线踏上韩国土地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举行会晤,韩军列仪仗队奏阿里郎欢迎。
新闻一出,我觉得自己见证了历史,不仅如此,我还在这短短几秒的跨越、握手中看到了满满的知识点。
知识点是什么?那就是考点啊。我打赌,现在各科老师一定正在摩拳擦掌准备出题,比如语文老师出个“历史性握手”的命题作文,政治老师出题考学生国际形势,历史老师考有关朝鲜半岛的历史,还有地理老师、英语老师等等等等。
甚至艺术生也逃不过这个考题,因为美术老师可以出题考朝鲜油画,音乐老师也可以就阿里郎出几个考题,比如什么是阿里郎?韩军为什么要演奏阿里郎欢迎金正恩?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艺术科老师出题,就有文艺青年我来给你们送知识点。朝鲜油画我之前详细介绍过,感兴趣的同学请戳链接朝鲜油画。今天我们重点来说说阿里郎。
源于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阿里郎,朝鲜语:아리랑;英语:Arirang Folk song,全称阿里郎打令(아리랑타령),是一首著名的朝鲜族民歌,被誉为朝鲜民族“第一国歌”。
它的由来是源于高丽时期的一个爱情故事。话说当时有一对恩爱的小夫妻,他们生活得很清苦,丈夫为了改善家里的环境就想外出打工,妻子不愿意,觉得夫妻二人能在一起就很幸福了,但丈夫还是想让妻子能过上好日子,于是他在一个晚上偷偷离家了。
丈夫离开后,漂亮的妻子渐渐受到了一些地痞流氓的觊觎,他们常常来骚扰她,逼她改嫁,妻子严厉拒绝了。不久,丈夫打工归来,夫妻团聚,但地痞又来骚扰,还有人传起了妻子和地痞的闲话。丈夫就觉得妻子对自己不忠,想再次离家,妻子怎么解释也没用。
丈夫走后,妻子就去追他,追不上了就唱歌,唱的就是“阿里郎”(即我的郎君),歌里都是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妻子的歌声最终打动了丈夫,两人恩爱如初,并离开了家乡,搬去了京城,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最终,这个故事和这首歌一起流传开来。
唱出渴望独立的悲欢
而真正让阿里郎这首歌响遍整个朝鲜半岛则是源于一部朝鲜在日据时代拍的抗日电影《阿里郎》,电影的主题曲就是民歌阿里郎。
1910年8月29日至1945年8月15日,朝鲜被日本强占,沦为日本殖民地。在这样的国仇家恨下,朝鲜爱国导演罗云奎在1926年拍了一部电影《阿里郎》。电影的主人公永镇是个疯子(因为参加抗日运动,被日本警察打疯的)。一个亲日的地主打手想强奸永镇的妹妹,疯子永镇看到时,产生了幻觉,失手杀了这个打手。最终,永镇被警察带走,但他却一路唱着朝鲜民歌《阿里郎》。
这部电影激发了朝鲜民众的爱国热情,人们学着永镇高唱阿里郎,渴望祖国有一天能够独立,渴望自己能过上和平的生活。
《阿里郎》也就成了朝鲜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民歌,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有朝鲜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阿里郎,只要一唱阿里郎就知道是朝鲜族。
朝鲜民族永远的精神食粮
后来,因为历史原因,朝鲜半岛一分为二,韩国、朝鲜先后建国,但音乐和艺术是没有国界的,《阿里郎》这首民歌始终是两个国家、整个朝鲜民族的第一国歌。
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伴随着阿里郎的音乐,因历史原因分裂了半个多世纪的朝鲜和韩国代表团穿着统一服装,举着朝鲜半岛旗帜走进了体育场,吸引了全场11万观众的目光,掌声经久不息。
《阿里郎》一直激励着每一个朝鲜族人,当然也包括生活在延边的中国朝鲜族。2011年6月,国务院将《阿里郎》收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年后,在2012年12月5日,《阿里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让我们再把目光回到今天的文金会,这是朝韩间的第三次首脑会晤,是朝鲜半岛走向和平的开端,在这样一个值得关注和重视的日子里,我想再没有比象征着和平、代表着朝鲜民族精神的民歌《阿里郎》更适合作为欢迎歌曲了!
▲ 在和平之家,金正恩写下:“新的历史从现在开始,在和平时代、历史的起点 金正恩 2018.4.27”
更多内容,请关注”艺萃”
本文为艺萃原创,转载请私信艺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