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冠,是其他科学研究的主要工具。英国数学家培根说:“数学是科学的大门钥匙,忽视数学必将伤害所有的知识。”学好数学,对于个人生涯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数学到底是个啥?应该怎么学?读了这么多年书,恐怕很多人也没想明白过。
可能因为父母都是数学教师的关系吧,我从小就喜欢数学,中学时代算得上是数学学霸,是当年华师一附中数学竞赛小组仅有的几名女生之一,得过全市数学竞赛二等奖。
小儿子现在上五年级,一二年级时数学成绩一直不好,曾经得过“44分”的超低分。从三年级开始,小家伙开始突飞猛进,现在数学成绩稳定在班级前列,最近一次考试的成绩是:99+10。
很多老师和家长都知道,小学数学有一个“三年级现象”,一二年级数学很好,到三四年级就开始跟不上了。
为什么我儿子的情况,刚好反过来呢?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孩子,到了三四年级数学就跟不上了呢?
由于创业需要,最近开始系统研究幼儿及中小学数学教育,对这些问题有一点心得体会,写出来分享给大家。
【02】
上图显示的,是儿子所在班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的记分册(没记分数,只标出错题题号):全班只有三个孩子全对“无错题”(我儿子是其中之一),有不少孩子错题很多,有两个孩子甚至大部分题目都做错了,看上去触目惊心。
虽然儿子学得不错,但同为家长,将心比心,我确实很为那几个成绩不佳的孩子家长着急:这才小学五年级啊,这样的数学基础,到了初中可怎么办呢?
为什么这么多孩子,到了小学三四年级数学就开始跟不上,到了五年级甚至大幅掉队?
数学到底是个啥?应该怎么学?
【03】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这是书本上的定义。
我的理解:数学,就是具体世界的抽象。学好数学,关键在于深刻理解这个“抽象”,而不是简单地算数字、背公式、做题目。
比如,数学中看似最简单、最基本的数字“1”,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很多家长教孩子学数学时,都会像上图这样,伸出一根手指,告诉孩子:“这是1。”
然而,这真的是“1”吗?
“1”,可以代表很具体的1枝笔、1张桌子、1把椅子、1个苹果,也可以代表抽象一点的1个小时、1公斤、1厘米,还可以代表更加抽象的1句话、1首诗、1段感情……
总之,“1”博大精深,“1”包罗万象,“1”千变万化……“1”,绝对不仅仅是你伸出的那根手指!
从大千世界无数具体的“1个数量”中,人们抽象出了“yi”这样一个数的名字,再用“1”这样一个抽象的书写符号,来代表“yi”这个数名。
可见,“1”这个看似最基本、最简单的数学概念,实际上经历了两次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才得以形成:具体的“1个数量”——数名“yi”——数字“1”。
【04】
最基本的数字尚且如此抽象,更不用说算式了。
“1+1=2”、“1+2=3”……这些看似简单的算式背后,其实包含了两类、四次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
从具体的数量,到数名,到数字,这是一类、两次抽象;
从具体的数量变化,到抽象的运算名称(“加”、“等于”),再到书面的运算符号(+、=),这又是一类、两次抽象。
将这两类、四次抽象结合起来,才形成了算式:
所以,在孩子没有通过大量生活体验、自然而然理解数量和加法,自然而然认识到“1个数量加上1个数量等于2个数量”、“1个数量加上2个数量等于3个数量”之前,扳着指头教孩子“1+1=2”、“1+2=3”,孩子会陷入混乱,为了应付父母只能机械记忆这个算式、这些声音的组合,却回答不出:2+1=?
这个“自然而然理解、认识”的过程,因人而异,有的孩子很早、很快,有的孩子较晚、较慢。
为什么很多孩子到了三四年级,数学开始跟不上?
因为他们对具体数量及其变化的生活体验不够,没有真正理解抽象的数字、运算和算式,只是靠死记硬背、靠反复训练记住了一些结果、一些口诀。这样单纯靠背、背练,而不是“理解”来学数学,小学一二年级的简单运算还可以对付,取得所谓的“好成绩”,但一到三年级、运算量一加大,题目一复杂,他们就彻底跟不上了。
我儿子的情况正好相反:由于我一向不主张过早教孩子识字、算术,只是让他在生活中尽情实践和体验,所以他上小学前是纯粹的“文盲”和“数盲”:一个字不认识、一个数字都不会写。
(现在反思,还是应该让孩子学前适当识字,不然上小学以后太吃亏。)
由于看不懂题目,老师读题时反应又比较慢,儿子小学一二年级时,数学经常处于这样的状态:你告诉他题意,他都会做,但一到考试就“不会”。
三年级之后,随着识字量的跟上,能看懂题目了,儿子的数学成绩自然也就好起来了。
【05】
综合以上,成人不了解数学学习的规律,在孩子还没有真正理解、领悟的情况下,向孩子大量灌输精确的数学知识,强迫他们对数学口诀和概念进行机械地记忆和训练,是导致孩子对数学丧失兴趣,进而“学不好”数学的主要原因。
所以,孩子小学一二年级数学成绩“好”,三年级之后跟不上,其实不是因为三年级的内容没学好,而是因为一二年级时压根就没有学懂、弄通,没有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没有形成基本的数学思维。
那么,怎样帮助孩子快速学懂、弄通,形成基本的数学思维呢?
这里,我要俗套地推荐一下蒙特梭利的数学教学。针对 0—12岁孩子家长 的《蒙氏数学》课程,可以很好地帮助家长发现孩子学数学到底卡在哪里,帮助家长引导孩子从根本上理解数量、运算、十进制、形状、空间等基本的数学概念,逐步形成严谨的数学思维,为孩子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图展示的,就是《蒙氏数学》的“三项式”教具,是不是非常精妙?
总之,沙土上建不成参天大厦,要想学好数学,必须首先打好“地基”。孩子最开始打的数学地基越深越牢,未来建起的数学大厦就越高越雄伟,就越不会中途掉队。
长按扫码,试听《蒙氏数学》第一节课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