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养生课学习笔记1

作者: 水晶蝴蝶_3bca | 来源:发表于2022-01-17 19:16 被阅读0次

乾隆根据自身体会,总结了养生的十六字: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其中“十常”为: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捋,肢常伸,肛常提。“四勿”为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

中国古代养生术多源于道家,至今仍广为流传的握固、叩齿、咽津、鸣天鼓四法,被合称为“道家养生四宝”。

第一招鸣天鼓

具体做法是:两手掌心紧按两耳外耳道,以第二指压在中指上,用力放下第二指,重弹脑后,要如击鼓之声。左右各二十四下,两手同弹,一先一后,共四十八声。每天可以做2~3组,如助眠,可以选择在晚睡前做。

中医学认为,肾开窍于耳,肾气足则听觉灵敏;耳通于脑,脑为髓之海,髓海靠肾的精气化生和濡养,肾虚则髓海不足,易致头晕、耳鸣。练习时的掩耳和叩击可对耳产生刺激,因此,该练习可以达到调补肾元、强本固肾之效,对头晕、健忘、耳鸣等肾虚症状均有一定的预防和康复作用。

第二招叩齿法

古人认为“齿为筋骨之余”,叩齿则会筋骨健壮,精神爽快。叩齿的方法主要有三,即轻叩、重叩、轻重交替叩。牙齿好者重叩,牙齿不好者宜轻叩或轻重交替叩。早晨醒来后,先不说活,心静什凝,摒弃杂念,全身放松,口唇徽闭,心神合一,闭目,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的互相叩击,铿锵有声,次数不限。

刚开始锻炼时,可轻叩20次左右,随着锻炼的不断进展,可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和力度,一般以36次为佳。力度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中医认为,肾生骨髓,肾气实则齿更发长。

经常叩齿,能使经络畅通、强肾固精。坚持每天叩齿还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使皱纹减少,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第三招:咽津

用舌头贴着上下牙床、牙龈、牙面外侧来回搅动,顺时针9次,逆时针9次,左右加起来18次,此为赤龙搅海。搅舌后津液渐多,口含津液,用两腮做漱口动作36次。然后将津液分3次缓缓咽下,吞咽时,注意意守丹田,好像把津液送到丹田一样。中医认为,“津液乃人之精气所化”,经常吞咽唾液可以灌溉五脏六腑,滋润肢体肌肤;流通血脉神气,增强消化功能,延缓机体衰老。

第四招:握固

具体方法是将大拇指指尖合于无名指的根部,弯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就像紧握着宝贝一样。握10秒钟左右,休息一下,然后再握,如此反复,每次持续做5分钟。之所以是无名指根部,古人认为,此处正是肝魂关窍之所在,中医学理论也提出“肝主握”。我们看新生儿肝气特别充足,出于自保,往往会本能地紧握拳头以“固魂”。当人的生命结束的那一瞬间,却是“肝魂尽失,撒手而去”的。

握固有助于安魂定神、收藏精气、补肾强身,可使气血布散,抵御外邪。可以不拘泥于时间,走路、坐车、闲聊、看电视等手闲下来的时候,随时随地都可以握固。心情烦乱,心悸胆怯,失眠健忘,动动小手,搞定这些问题!

相关文章

  • 网络养生课学习笔记1

    乾隆根据自身体会,总结了养生的十六字: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其中“十常”为:齿常叩,津常咽,耳常...

  • 网络养生课群学习笔记1

    一、关于肝气郁结,气通,百病消 每个人体质不同,相同的食疗方子并不适合于每个人。 例如: 姜枣茶,对于生养只适合怕...

  • 网络养生课学习笔记2

    一、什么是体质? 体质就是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

  • 网络养生课学习笔记3

    阴性体质——阴虚质——五心烦热 什么是阴虚? 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蕴藏着生命之泉,我们叫它“津液”。相对于阳气...

  • 网络养生课学习笔记13

    那什么是亚健康呢?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

  • 网络养生课学习笔记17

    一起来看看你的器官有没有跟你发出求救信号? 1、肾脏的求救信号:脚肿和眼肿 2、肝脏的求救信号:脸色发黑 3、大脑...

  • 网络养生课学习笔记14

    《黄帝内经》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这是从整体的角度认识眼与脏腑的关系,说明五脏六腑皆与眼有关...

  • 网络养生课学习笔记9

    中医“子午流注”理论则认为,每日的12个时辰对应人体12条经脉,规律性很强,现在的人们往往该睡觉的时候不睡,却在不...

  • 网络养生课学习笔记15

    三焦,为六腑之一。 与其他五脏五腑不同的是,三焦没有一个确切的具体器官与之相对应,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含胸...

  • 网络养生课学习笔记16

    其实,想要效果翻倍是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体质来用调理会更好,就像很多女性宫寒,体虚,那肯定积累了无数个三伏天的湿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网络养生课学习笔记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th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