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作者: 陈观南 | 来源:发表于2017-08-04 13:30 被阅读2521次

    1.

    《古诗十九首》可能是中国数量最少的诗歌合集。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纲,从之前佚名了的诗歌中,单单挑选了这十九首合为一集,编入《昭明文选》之中。

    从形式上说,它是我们古代诗歌最常见的构架——五言。在它之前的诗歌中,很少见到整体形式趋于五言的。从文学研究来看,已知如卓文君《白头吟》、虞姬《和垓下歌》均系伪作。其实我们也可以想到——

    项羽《垓下歌》、刘邦《大风歌》的形式都还属于楚歌体,文本都是“XXX兮XXX”这样三一三的句式,有没有可能当时人突然从楚文化的圈子中走出来,一下子跳进后来的乐府诗形式,以二三为体格的句式中?

    虞姬不会了,她本就是秦汉之际的楚人。卓文君有可能发生这样的转变,然而,《白头吟》篇幅对五言诗语言成熟度的把握,实在让人怀疑。它放在《乐府诗集》中,有人认为是卓文君所作,就让他认为去吧。

    如果我们回溯再遥远一点,一定会把《诗经》当做《古诗十九首》的比照对象。从内容上看,无论是《乐府诗集》还是《古诗十九首》,都继承了国风的民间视角,形成了民间话语的传统。所谓“兴观群怨”,继续实现着属于民间立场的心灵判断。

    《诗》的句式主体是“二二”形式的,“蒹葭苍苍”、“与子偕老”、“琴瑟在御”、“公曰左之”、“王于兴师”、“青青子衿”,就这样随手一写,也能看出它的四言本质。从西周初到春秋,四方献诗的官员把诗歌带进王宫,又经历了对语言的工整化处理,比如“岂曰……”、“昔我……今我……”、“山有……隰有……”、“未见君子……既见君子”、“岂不尔思”等等(参见余冠英《关于改“诗”问题》)。这种工整,可能使人们更明白畅晓,但经过一段时间,就会产生审美疲劳。随着古代语言本身的进化,从《诗》到《乐府》《古诗十九首》语言的变化,就不言而喻了。而且,五言结构确实比四言结构更适合咏诵。

    明代陆时雍在《古诗镜》中称《十九首》为风余,为诗母,大概就是言此。

    2.

    诗歌不是用来训教人的,而是用来感化人。我们很讨厌经学家对《诗》进行的政治解读,也对宋诗那些理性成分感到无味。《古诗十九首》长于东汉,成于南朝,很幸运没有太多乱七八糟的注解。

    《古诗十九首》是种关怀的传递。东汉末这群斡旋于底层与中层的文人,把他们生存状态的信号释放以后,很快传递到了社会上层。我有时候想,如果没有这群感慨万端的人,建安文学还剩多少那种现实的无序感。《十九首》的作者们,全部来自民间,一旦发生动乱灾祸,最受波折的还是他们。因此,《十九首》中的一些诗,比如《驱车上东门》,更像是一篇预言,从生死无定的消沉到与死亡共舞,这正启后来魏晋人的精神。

    《古诗十九首》的情绪一直是忧伤的,分离之思、愤俗之思、乡土之思、死亡之思,是诗集的主题。可以说,诗就是用来表达情绪的,一旦上升到理的层面,就会让人感到扫兴。一篇再理性的诗歌,总要以直觉的感性呈现出来,它与我们的生命体验没有隔膜,才有打动的可能。《十九首》做到了,《十五国风》做到了,《诵》就没有做到。诗歌的情绪是真实的,是没有矫饰的,它让我们的真实变得珍贵,让真实变得可爱,让生命回到了纯净的状态。“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这些自我内心的发现,不亚于《诗经》里的歌唱。

    爱情是诗歌主题很重要的部分。从二人世界到家国天下,很多人都学习了屈原《离骚》里的方式,君臣之情犹夫妇之情。我认为这是诗歌传统中很糟糕的部分,也是诗歌批评中很邋遢的方式,后来有的批评家见到和情欲有关的诗词,一定会从政治视角剖析诠释,这是大而无当的。尽管我们承认“诗无达诂”,但还要实事求是。对创作发生来说,还原意义比附着意义更加重要。既然是情诗,就让它以爱情的冷热展开。再宏大的宣言和理论,也比不上爱人的酒窝和眼泪。

    柔情的断裂是诗歌的源头。无论是《古诗十九首》还是《诗经》,都是以情诗展开。与其说爱情问题是从个人走向家国天下的伦理关系之始段,不如说爱恨的情感体验让我们更自然的看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万物的关系。真人有真情,真情出真言。所以《十九首》中的《青青河畔草》、《诗经》中的《野有死麕》令人感到人性的解放,对情欲的尊重。对了,情欲。无情无欲不可能是人,无情无欲不可能为道,无情无欲也不可能有诗歌。诗歌的本质,就是生命体验到的生活滋味的艺术化。

    物欲是生存之始,这是动物皆有的;爱情是万事之源,这是人类特有的。甚至可以说,爱恨的意念是人类发展的助力。爱恨筑成矛盾,矛盾使人有了千思万绪,敷衍为诗,下笔成文。

    3.

    既说到爱情是万事之源始,则不能不说生活中诸多苦涩。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古诗十九首》已然展示了个体生命意识觉醒的萌芽。这种意识,也是汉魏两晋思想的重大命题。我在何处,要去何方,这是他们普遍存在的人生意识。

    能否找到他们出现这种意识的原因是什么?翻开制度、思想、社会相关材料,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制度已近僵化,士族与平民之间已经有了门槛,豪族的势力开始干预政治,底层上不去,上层受社会制度的庇荫,也在打压上下层的通道,甚至进行禁锢和杀戮。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古诗十九首》里政治失意的诗作。

    东汉后期,因为气候关系,出现了太多灾荒,地震、饥荒、蝗灾、洪灾、瘟疫,非正常死亡者难计其数,建安文学中的社会感叹,实际上和他们人生苦短的看法一脉相承。

    社会现状如此,我们就可以理解《古诗十九首》为什么有那么浓厚的悲凉基调了。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无法抗拒命运要给他未来什么打击。社会上层的人或者还有点体面,而这群底层人却一无所有。身边的人远游去了,他会更加担心安危问题。困境之中,《古诗十九首》有太多“相呴以湿,相濡以沫”的细腻感情,但他们又怕远游人“忘于江湖”。一边痴情,一边恐惧。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们,是缺乏安全感的生命状态的人。且思且畏,且畏且盼。他们未必逆来顺受,也未必乖张暴戾,思念的时态和担惧的情致,让人心生感动和怜悯。他们就像一丛柔细的花,在东汉的雨夜中摇晃。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这些都是爱之盼,和团圆有关,和美满有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

    这些都是时之晚,和无常有关,和死亡有关。

    ——一部《古诗十九首》,就是爱情与死亡交织的相思曲。爱情为始,死亡为终,它也是讲述心灵始终的诗歌范本。如果用诗集中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岁月已老,相思犹新——这,是最动人的密语。


    以个人视角,写一点关于读《古诗十九首》部分诗歌的感受,此篇列为第一,仅为小记。

    陈缃眠,简书签约作者,人文艺术博主。转载请联系我的经纪人:慕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mv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