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医学科普文写作每天写1000字自控力school同学会(无输出,白读书)
25/70 小自班050董小姐:如何写出吸引人的医学科普文

25/70 小自班050董小姐:如何写出吸引人的医学科普文

作者: 董玲 | 来源:发表于2016-12-25 08:59 被阅读54次

    Ps这是读写训练营的同学诸慧发来的采访问题。诸慧是位医生辣妈,多才多艺。

    问:当文字的医生和当人的医生,你觉得有什么区别?

    答:仔细一想,还真有些像,比如,都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病得找病因,修改书稿也得看内核,一部仅仅没有错别字的书稿不能算是好稿子。但是,两者有个核心的区别,医生不能决定病人的基因和发病,而编辑可以从零开始策划一本书,作者按照编辑的意图写作,设计按照编辑的要求设计……直至编辑想把它卖到谁手里。所以,编辑其实不只是文字的医生,还是作品的总导演,又叫产品经理。

    问:医生是一个很理性的职业,而作家往往更感性,你是如何做好这一平衡的?

    答:没有平衡,只有取舍。我深知自己是感性动物,看到病人最终还是在我手上死去,那种感觉真挫败,所以放弃了医生这个职业。别人都替我惋惜,只有我自己知道,脱了白大褂,套上可以直接出去流浪的大T恤,任由大脑飘忽的感觉实在是太自由了!

    问:站在资深编辑又曾经是同行的角度来看,什么样的医学科普更有吸引力?如何挖掘素材?

    答:这个问题很大,一个顶仨(因为作业要求是五个)。我换个角度回答:如何写出具有吸引力的医学科普文章。

    一、假装自己一窍不通

    医生写科普,最大的问题就是,头脑里一直想的是如何把这个问题说得科学、完整,写着写着,就成了医学知识的整理版。每个段落都似曾在教科书或者专业文献里见过。没有医学背景的普通读者看得很辛苦,若不是真得了很严重的病,实在无法看下去。学医的人看了,会在心里念叨:哦,这我知道。

    再大牌的专家,写科普的时候,要尽量忘掉自己的专业知识,把关注点放到读者身上。

    写科普的时候,不妨回忆一下,某天的门诊,来了有某种困惑的病人,他一开口,会问什么。

    请看两个标题

    A糖尿病饮食原则

    B糖尿病吃什么怎么吃

    A标题就是医生角度,是医生在下医嘱。B标题是病人的疑问,是他们困惑的内容,而且他们就是这么问的,是他们的语言体系。

    再接着往下走。我在工作中经常看到专家这样写:

               糖尿病饮食原则

            1.什么是糖尿病

            2.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3.糖尿病的饮食原则

    再神通广大,也没法把这种标题下的内容写得生动、活泼。这不是换个标题就能解决的问题,是整个思维逻辑错了。

    再切换到求助者角度。

                  糖尿病吃什么怎么吃

           1.糖尿病是吃糖吃多了吗?

          2.得了糖尿病,从此再也不能吃米饭了?

          3.糖尿病患者并不是吃得越少越好

    这是个简单的例子,内容不要深究,只是想说明两个角度的不同。

    写的时候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一个状态,就是要当成在口头回答对面熟人的问题。

    二、写科普文章也是做产品

    万物皆产品,大到开公司,小到写文章,都需要产品意识。

    写科普文章,是带有目的性的写作,是要将专业的知识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这就不是笼统的“生动、易懂”那么简单。

    写给谁看?要了解对方的文化层次,阅读习惯,阅读时间,等等。对老年人讲网络用语,对二次元人讲大道理,都是错位。

    用什么形式写?纯文字还是图文结合,多少字的篇幅适合节目时长,杂志的版面能给多少,现场讲座要注意气氛调节……这些都需要考虑。

    三、素材就在读者那里

    健康科普,素材基本不会枯竭。

    素材不在专业书上,不能按照你所知道的知识体系从头写到尾。

    素材在读者那里,他们想知道什么,你就写什么才有人看。当然,强势科普是另外一个概念。

    这些素材,可以来源于门诊,还可以从论坛、贴吧、网络咨询等地方挖掘。

    还有一个投机取巧的办法,看健康类畅销书排行榜,看收视率高的电视、广播节目列表,出现频率高的,一般都是受欢迎的题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5/70 小自班050董小姐:如何写出吸引人的医学科普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jdr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