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谈

作者: 西山居客 | 来源:发表于2019-05-15 14:26 被阅读17次

          行前见到刘老师,刘老师少年时是非常棒的围棋选手,工作后投身教育。正是因为结识刘老师,才慢慢认识到逻辑是多么简单又强大的力量,即便是在教育中也是如此。有关教育的心灵鸡汤如果能全部变为逻辑表述,不知道要造福多少人。刘老师一直建议我把和他交流的内容诉诸文字,我却一直没做。一则以怠惰,二则担心有些离经叛道,会被广泛不接受。但是这次终于想写下来,是实在惊叹于刘老师不是作为家长,而是作为老师居然能够透彻了解有关孩子的很多逻辑。看来世上事,一通则百通。

          首先闲聊的是关于申请,我们只申请了波士顿一地的学校,然后发现刘老师当年留学也是如此,比我们更简洁直接的,是只申请了两所,我们还是申了五所的。提到这个逻辑,我们一致认为就是如此,你喜欢的,可能包含了甲地、乙地,但是这个喜欢程度不会一样的。其实这里就是一个思维方式的问题:你是甲方呢,还是乙方?甲方思维是我只要我要的,非此不可;乙方思维是我接受接受我的,在我可接受范围内即可。我们在申请中其实一直在可以说“不”的状态,其实真心没必要用乙方思维来影响自己。很多文章算过出国留学的成本,当然只能是显性成本,比如花了多少钱,或者家长陪的机会成本,根本没包括留学可能对家庭格局造成的潜在影响,孩子在青少年时期离开家长带来的不确定性。成本效益是应该有匹配性的,如果没有特别想有的状态,为什么要付出那么大代价呢?这个,可以算是留学迷思之一吧,我们付出显性和隐性的强大代价,最后在选校时,我们还选了保底校。我们保的是什么呢?

    一席谈

          刘老师分享了关于英语培训的思考,也觉得很有趣儿,因为作为受众,我们也确实经历了这个过程。在这一程讨论中,我们是作为样本,这个问题很直接:现在机构做的应试培训是否符合孩子学习语言的规律?低龄孩子的培训一般从小托开始,然后托福,然后SSAT或者ISEE考试,这样从一个考试滚动到另一个考试,是否是留学培训的最佳路径?其实这些考试中间是没有可以衔接的逻辑的,并不是A——B——C,这些考试只是个衡量的形式,内核是孩子的语言能力。刘老师的一个结论我很认可:英语能力好,语言和标化成绩一定会好;但是反之不一定。所以,如果孩子语言能力好,培训不是必须的;培训可能解决孩子的出分问题,但是不要以为孩子分数高就一定意味着语言能力好。在国内考出好成绩申到好学校后面的故事,好像没有被很好地披露过。攻略和童话一样,童话以王子公主在一起作为结局,并不知道王子公主在一起后怎样过日子,是否真的是happy ending。攻略就到拿到offer为止,至于这个孩子在就读过程中遇到的,很少见诸文字。培训机构的任务是阶段性的,出分就已经足够了。但是孩子的学习和受教育过程是连续的,以阶段性结果来衡量教育,根本就是不通的逻辑。女儿学英语的过程中,我们曾经停过将近3个月没上课。那时并不知道这些逻辑,只是觉得那个阶段上课根本没用,语言能力的提升中时间是必要的。而且,语言始终是现实世界的载体,孩子太小的时候,真的就需要停下来,让语言能力的提升和TA的认知基本匹配。让一个小孩子记忆一些单词根本毫无用处,因为翻译过来TA也不知道那个单词的意思。比如像“犬儒主义”这样的词,记住又有什么用呢?培训机构做的,现在很难做到精细化的程度,差不多是例盘菜,越是这样,越需要警醒于孩子在学习进程中的反应。如果违背了孩子学习认知的规律,最后可能不仅没有学好,还把孩子最可宝贵的兴趣扼杀了。不知道教育成全的多,还是杀掉的多。这个没有样本支撑,只能存疑。

          刘老师讲了一个特别有趣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庸”。我完全不懂围棋,刘老师说所谓“中庸”,是你在当下的最佳选择。你不可能不走棋,一定要走,那么你选择的那一步,是你在当前状态下,在自己的信息量和判断下,最佳的一步,而不是很多人认为的不偏不倚的意思。所以真正的“中庸”其实是你的最优选择。如果以这个看孩子的学习过程,就会发现宽松和严苛都不是判断标准,是在当时的适合度。对于一个一天可以看500页书的孩子而言,看500页就是最优选择;而对于一天只能看50页的孩子而言,可能50页已经很严苛,严苛到他已经没时间做其他事。So,不要相信每天背多少单词这种事。学习不是机械地重复,是能量的合理流动。如果当下的状态是500,就500好了,500之后,不仅有学习成果,还有自信,还有快乐,还有不断增长的兴趣。如果是50,就50好了,因为这样兴趣和可能性还在。如果培训机构只是提高了孩子的分数,而扼杀了孩子本可以有很多的“中庸”的选择,那还是不要了。

    一席谈

          为了回应这么精彩的论点,我也讲了自己的一个切身感受,当然是作为家长的。会有很多朋友认同孩子的最重要教育来自于家庭,那么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大家其实也都是按照自己的认知践行的。我个人的认知,一直是这样:家长最重要的不是在教育中做什么,而是要首先明确不做什么。红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件事你自己不能做到,就不要说教孩子了。按照这个标准,基本家长们唠叨的话题就去了大部分了。我们好像容易追求一个永不存在的自己,孩子又最容易成为那个永不存在的自己的载体。你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自己去做就好。你和孩子血脉相连,但是你的人生是你的,孩子的人生是孩子的。自由不仅有free的意思,还有separate。独立的,各自分开的,自由的。如果教育的逻辑是这样,那么红线就有了。越过红线的时候还是会有,还是不少,但是至少可以警醒自己要每次碰到就知道回头。“不妨碍”是多么难以达到的境界,然后才是“能激发”。                                           

          最后话题又回到申请,现在做申请的许多顾问可能都没怎么见过孩子,只见过孩子的分数和其他背景资料。那么凭借这些,怎么能够评估学校和孩子的匹配度呢?学校为了甄别这个匹配度,还有面试环节,顾问或者中介如果没见过孩子,是怎么判断的呢?分数只能锁定一个范围和区间,孩子个性化的部分是非常关键的。申请中其实最需要有一个人能够全面地了解孩子,再去看孩子和学校的匹配度和评估被录取的可能性。如果这个逻辑是成立的,市面上把孩子的申请过程切得七零八落的机构就很难有生存空间。我们怎么会相信一个机构,由销售人员和客户签约、由中台人员选校、由后台负责文案的做法,能够确保孩子的申请呢?申请说到底是个学校选择问题,总要自己来选的,如果不愿做中间很多具体事,是可以外包给顾问做的。顾问和中介不是包录取,只是包干活儿。留学的市场很有趣,不知道是家长的认知影响了顾问,还是顾问和中介的做法影响了家长。这次回去确乎和很多美食相遇,真心喜欢大董啊,很多人觉得大董是吃烤鸭,NO!本期的配图我要强烈建议总编大人用大董的春季菜式,看看这个春季的感觉是怎样构建的。和深谙美食的朋友聊起这个创造性,朋友说,其实这是厨师和食客互动的结果。希望我们的留学市场,顾问和家长也有这个互动吧,把食材挖掘到极致,每入口,都是原汁原味,甚至好过原汁原味。大董这季的菜式有一个深得我心,就是油菜花,那样扑面而来的春天,绚烂明丽的色彩,幼嫩清香,回味无穷,感觉吃下去的,是整个春天。愿家长和顾问的合作也有如此的神来之笔吧,多么美好和值得期待。

          和刘老师的漫谈可能还有其他闪光之处,基于这个聊天是可持续的,本次也就先披露这么多。没有聊具体的食材、刀工、火候,聊的其实是愿景,是想呈现的样子。愿景自有不同,这一席谈,算是引子,抛砖,引玉。

    一席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席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jup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