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24055/bc2e9a12d51e7789.jpg)
古代中国的国号都是怎么来的?
首先,很多国号都来自地名,比如商朝的国号,就是因为商人的始祖曾经被封到“商”这个地方。
周朝则是因为他们的祖先曾经生活在陕西渭河流域的“周原”,所以在建立国家时,他们就把“周”作为国号。
不过,很多王朝的国号看似来源于地名,但其实是前朝给他们的封号。
比如,唐朝,就是李渊在称帝前,就曾经被隋朝封为“唐国公”。
就算没得过,也会想办法沾点边。
比如赵匡胤没有获得过周的封号,但他曾经在宋州这个地方担任节度使。所以,他即位以后也把国号定为“宋”。
由于这样的习惯,便有了许多笑话。
比如杨坚,他是隋朝的创立者,由于“随”是他父亲“随国公”杨忠的封号。所以他称帝后,就照规矩把国号定成了“随”。
可国号毕竟代表的是王朝的正当性,所以怎么可能随随便便,走走停停呢?
于是,杨坚就把“随”字的走车去掉,把国号“随”字写成了后来的“隋”字。
但大家依然笑杨坚不学无术。原来这个隋朝的“隋”字,是指用来祭祀的肉,比“随”更不吉利。
于是,为了避免起错字,一个比较好的字大家就抢着用。
比如唐朝以后,就有两个“唐”字。一个是李克用的后唐,一个是李昇的南唐。不用说,他们建立政权打出的都是“复兴唐朝”的旗号。
而叫“汉”的政权就更多,细数一下,光五代十国就有三个。
一个是刘知远建立的后汉,一个是刘旻建立的北汉,还有刘䶮建立的南汉。
虽然这些人都抢着把国号定为汉,想尽办法和跟刘邦拉上关系,可刘邦自己却对这个字很不满意。
原来,大臣给刘邦取“汉”字,是因为刘邦曾经被项羽封为“汉王”。
但由于刘邦一直不服项羽,而且当时汉中在地处偏僻,所以刘邦看着这个字就觉得是大臣在嘲笑他被流放的事儿。
这时,幸亏张良就跑过来了。
他说说:皇上,咱们这个“汉”字不错啊。你看,天上的银河不就被称为“天汉”?所以咱们在地上的这个“汉”,是和天上那个“汉”彼此呼应的。我们打出“汉”这个旗号,一定可以得到上天的保佑。
“能和天上的银河对应,这皇上位子肯定坐的久”。于是,刘邦听完张良的解释立马乐不可支起来。
所以,历代王朝的开国之君们之所以在国号的问题上煞费苦心,无非是想让他们危不可及的统治长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