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年间,王映霞是一抹不可忽略的霞光。她和郁达夫的故事更是被认为是“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情事”。王映霞有个绰号叫“荸荠白”,可见年轻时的王映霞生得水灵通透,丰满白皙,圆圆的脸上写满了青春无敌,一下子吸引了正处于苦闷期的郁达夫。
然后,郁达夫展开了猛烈的爱情攻势,一封接一封地写情书。一开始王映霞并不接受他,毕竟比自己年龄大十几岁,又有家室。但架不住郁达夫的苦苦追求,最终王映霞还是做了爱情的俘虏。
两人开始商量结婚的事,王映霞要求郁达夫和前妻孙荃离婚,因为作为一个新式女子,她可以不在乎名分,但必须要求对方全部的爱情。而郁达夫总是找各种借口避开这件事。最终王映霞虽然为了爱情妥协了,但这终究给她造成难以愈合的伤害。
婚后两个人确实过了一阵神仙眷侣的生活。郁达夫靠写作挣生活费。每当他写出佳句时,还会叫王映霞先看一遍。想来也有过“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浪漫,有过“美人夜半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的情趣。那时候王映霞对婚姻生活也很满意,还在自传里洋洋得意地写:我家比鲁迅家吃得好。当真是吃得好!王映霞每天都做了鸡汤、甲鱼、黄芪炖老鸭,想把郁达夫的肺痨治好。
然而好景不长,过了蜜月期,郁达夫就褪去了才子的光环,性格上的弱点全部暴露了。他性格敏感多疑,又极其不成熟,自理能力,自控能力都极差,王映霞一管控他他就大吵大闹。有一次竟然因为和王映霞吵架在外面露宿街头,还把手表和身上的钱都弄丢了,被警察送回家。
而王映霞和郁达夫的性格也不合。王映霞喜欢热闹繁华, 郁达夫远去福州供职之后,她耐不住寂寞,把孩子交给母亲看管,在杭州的“风雨茅庐”里搞起了沙龙活动。她又天性活泼,交往起来不避嫌疑,所以不乏倾慕她的男人,时间长了就有了一些风言风语。
1937年,王映霞在丽水和许绍棣比邻而居,许对王映霞倾慕已久, 而那时正好许绍棣的妻子刚去世,郁达夫听到一些风言风语,赶回家里,发现王映霞不在家,又看见几封许绍棣给王映霞的信,便断定二人私奔了,郁达夫冲动之下在报上登了“警告逃妻”的启事,还在王映霞的一件旗袍上写下“下堂妾王映霞之遗留物”,使得王映霞颜面尽失。虽然后来知道是个误会,两人勉强和解,但两人之间已经有裂痕,回不到从前了。
1939年,郁达夫发表了《毁家诗纪》 把王映霞写成红杏出墙的荡妇。王映霞大骂郁达夫是“欺骗世人的无赖文人”、“包了人皮欺骗女人的走兽”、“疯狂兼变态的小人”……王映霞哭诉当年是因为被郁达夫疯狂的追求所打动,还有同情嫁给了他;郁达夫却说王映霞是对他欲擒故纵,逼他抛妻弃子。王映霞痛下决心和郁达夫分手,她说:“我想要的是一个安安定定的家,而郁达夫是只能和他做朋友不能做夫妻,所以同郁达夫最大的分别是我同他性格不同”。
王映霞看的很明白。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她身上有不少世俗女子贪图安逸舒适的小家子气,而郁达夫是个靠激情和想象力活着的才子,不否认郁达夫是爱王映霞的,但他经常做出一些丧失理智的事情伤害王映霞,而这也是因为‘爱’,客观上却把王映霞越推越远。当初她不顾礼教藩篱嫁给郁达夫,当然是郁达夫疯狂的执着打动了她,但那时候已经埋下了悲剧的伏笔,爱情可以惊天动地,而婚姻生活必须细水长流,理想的爱情必须在生活中培养,而郁达夫不能安于老老实实过日子,王映霞却想要安稳的家,两个人的分道扬镳是必然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