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有点混乱,都是粗心惹得祸。昨天开始检查这一整年的序号。目前发现漏掉两天。每天只能修改20篇“重新发布”,还要至少十天才能得到准确的数字,那会儿差不多这一年也结束了罢。
又是一层蹉跎!)

下班前给了自己五分钟时间,打算简单运动下,真的坐了一整天。
深蹲时,正对着窗户外的晚霞,一边听贾行家的《文化参考》,这就是我理解的“值得过的生活”内容之一吧。
你能让一个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怎么想、怎么说呢?
比如,你对同性女上司抱着“知音”的错觉时,赶紧打住,赶紧认真自省反思,是不是越界了?工作就是工作,合作再愉快,相处再融洽,也仅限于工作领域。如果真的一时得意忘形,说话言语打破了层级上的限制,感觉可以平等对话了,扯淡!应该狠狠扇自己的耳光才对。
工作关系永远是工作关系,深一点浅一点,生硬一点融洽一点,亲密一点生疏一点,如此区别而已。
这样在女上司突然声色俱厉地说你“不可思议的自信”或者“你在开玩笑吗?”时,我们都可以坦然很多,而不至于一下子不能接受!
不瞒你说,考试结束,立刻进入迷茫期,期待已久的放飞和幸福并没有如期而至。那种无目的没方向的感觉又回来了,如影随形。
我活了这么久了,应对这些莫名其妙的愁绪其实很有经验——无非是用扎扎实实的阅读、运动和工作来填满它们,填鸭式地填满它们。
虽然看书时也迷茫,比如刚看完的《蟠虺》《伦敦大道》,还有刚开始看的政治类的纪实文学《打造美国》,看的时候也经常停下来问自己:看它们有什么用呢?
看它们有什么用呢?我无法回答,就像无法回答“活着有什么意义”这样的问题。我能做的,无非时就实避虚,埋头找点感兴趣的事情,拼命做而已。
对着晚霞做深蹲,何等美好,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