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作者: 萧澄 | 来源:发表于2017-10-11 23:57 被阅读48次

    父母在,不远游。我很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

    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 阵雨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7号一早,差不多七点多,表弟就打来电话,告诉我们他们一家已经平安抵达上海,因为凌晨三点就开始开车,路上还算顺利。大概傍晚的时候我们才知道,表弟刚到家就发起了高烧,小侄女也是,两个人都去医院打点滴了。哎,虽然也就4个多小时的车程,可是因为每次回家都是节假日,所以表弟每次回来都很折腾。开始的时候是坐大巴,常常要堵很久才达目的地。后来买了车,为了避开拥堵,要么深夜出发,要么凌晨开车,即使这样,去年回去时也在路上呆了快八个小时。大人都很难忍受,何况三四岁的孩子。既然这样,何必回来呢?

    作为一个在家乡工作的人,虽然因为上学也在外地呆了几年,不过离得近回家都很方便。所以我很难理解身在异乡打拼的人,在节日要回家的急切心情。不过这几年通过他们的讲述,我多少也知道一些。

    身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工作和生存压力都很大。虽然九点才上班,可是弟媳差不多六点就要起床,简单洗漱吃完早餐就带着前晚做好的午饭去赶地铁,等到夜幕降临才走出公司匆匆赶回家,到家都差不多过了八点了,每天有四个小时的时间花在路上。常常吃完晚饭简单收拾一下已是十点。而表弟为了多赚一点钱,常常要去外地,还要经常上夜班,有时一呆就是一年两年,只有等下雨或者工程不忙的时候才可以回到上海,陪伴家人。好在经过几年打拼再加上两家人以及两方亲戚的支持,总算有了一个安身之处,虽然房子小的可怜,还在郊区,不过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也算有了自己的小窝,不用再到处租房,在工作的重压之下还要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在节日可以放松的时候,当然要回到家人的身边,感受家庭的温暖了。和享受家人的温情比起来,路上的那点辛苦也就不算什么了。

    等到小侄女出生,我姨常年在外带娃,而我姨父在家上班,节假日就更要团聚了。不是没有想过在上海过节,可是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回家,因为在外面始终没有归属感,用表弟的话说,每次车一开到家乡境内,就有一种亲切感,就会觉得很踏实,很安心。或许这就是故乡情节吧。

    想起我第一次在外地过中秋节,还是大一的时候。因为开学不久,马上又是国庆假期,所以学校没有放假。那天学校举办了中秋晚会,还发了月饼。可是结束以后回到宿舍,我们还是很想家,宿舍的公用电话和校外的电话亭都排起了长队,似乎只要和家人通了话,我们才没有觉得被家人抛弃。那天的卧谈会开了很久,有个室友还因为太想家在被窝里哭了。

    结婚的第一年,去老公的老家过年。白天因为人多很热闹,倒也没有觉得多想家,可是晚饭前给老妈打了电话,想到就只有她和老爸两个人吃年夜饭,觉得心里酸酸的,听到老妈说正在给门上贴“福”字,眼泪就不争气地留了下来,那一刻真想马上就买票回家。放下电话,我的心里久久都不能平静。

    每逢佳节倍思亲,自古以来都是如此。离家在外的人,哪怕家里茅屋残破,哪怕回家的路跋山涉水,泥泞不堪,哪怕家中只有老父老母双亲年迈不堪,步履蹒跚,也要想尽办法回到家人的身边。似乎只要回到故乡的怀抱,那提前多日守在电脑前抢票,彻夜排队几日才能买到站票,为了回家大巴转火车再转大巴坐车坐到精疲力竭,又或者为了避免拥堵选择骑摩托车骑行几千公里,这些都是值得的,因为毕竟得以和家人相见。

    而那些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的人,即使再想家,大多数的时候也只能待在原地,靠着写信打电话视频互诉衷肠了。而那些远嫁的人,因为要照顾家人,孙子辈,而不能选择独自归家,所以只能把归家的日程推了又推,能三五年拖家带口地回老家一次已是幸事了。我有个亲戚,每次和家人打电话视频都要说很久,每次说了再见还要聊上半天,以前常常会把电话卡打爆,现在则常常会把电话打得没电,有时觉得意犹未尽还要边充电边打。现在想来,她似乎把对家人和家乡的思念都寄托在了通话中。小时候走过的山路住过的老屋甚至挨过的打都已成为美好的回忆,好在现在可以视频电话,虽然只是在屏幕上好歹也多少可以解些相思之苦了。

    毕业的时候曾经有去外省工作的机会,不过老妈极力反对,几次都把招聘电话给回绝了。当时觉得有些不甘心,不过觉得老妈说的也有些道理,何况我一直还算是理性的人,所以也就只好作罢。不过后来我渐渐发现生活在家人身边的好处,后来小城的发展还算不错,更多毕业的在外工作几年的人都选择了回到家乡工作,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看着节假日外地人归来返程的种种辛苦,我对自己当初的胸无大志很是庆幸。

    所谓“父母在,不远游”,或许我本就是个俗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yg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