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1:《诗经》中的萱草

作者: 柚子的学长 | 来源:发表于2017-08-11 16:42 被阅读21次
古代文学1:《诗经》中的萱草

《诗经  卫风.伯兮》有诗一句:“焉得萱草,言树之背。”萱草是一种颜色橘黄,近似百合的花,后来它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名曰忘忧。

《诗经疏》写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物物志》又记载:“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在《诗经》中,它作为一个女子的愿望而存在,此女子怀念征战的丈夫,忧思不绝,痛心疾首,因此想得一萱草,种之北堂,以解忧愁。此后,几乎所有的著名诗人都吟诵过萱草,这些人有白居易、孟郊、李商隐,还有苏轼、黄庭坚,王冕,高启等人,其中高启以一首《萱草》令人刮目相看。

萱 草 明 高启

幽花独殿众芳红,临砌亭亭发几丛。

乱叶离披经宿雨,纤茎窈窕擢薰风。

佳人作佩频朝采,倦蝶寻香几处通。

最爱看来忧尽解,不须更酿酒多功。

古代文学1:《诗经》中的萱草

此诗极写花之幽香,经雨洗涤,香气更甚,花可为人佩,以示节操,蝴蝶奔忙独占花香,此花有解忧之用,它的功能堪比酒,令人迷醉。

后来,萱草的引申义又多了一层,孟郊在《游子诗》中写到:“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这时萱草也成了思亲的象征。王冕也写过《偶书》:"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古时候,母亲居屋门前往往种有萱草,人们雅称母亲所居为萱堂,于是萱堂也代称母亲。

萱草是极常见的一种花,它开的漫山遍野,热烈奔放,香味浓烈,让人沉迷。《博物志》上说它可以食用,也许该书错误的把此花当做了黄花菜。黄花菜也是萱草的一种,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萱草含碱太多,有毒,黄花菜适合食用,但是食用之前都需要晒干,煮熟,才可去其毒素。古人喝酒常用黄花菜解酒,黄花菜易凉,等待菜的间隙直呼“等的黄花菜都凉了!”

我的家乡比邻周口淮阳,那是国内最优质的黄花菜生产基地,平原沃土千里,那里生长的黄花菜质量很好。黄花菜可以做汤,配以鸡蛋,味道肥美,有馥郁之香味,刚采摘的黄花菜还可以加开水凉拌,生脆可口,清新满面。

古代文学1:《诗经》中的萱草

萱草生北堂,喜欢古典的人常用一株萱草,供之高堂,其用可比幽兰,可代荷香。它出色的名讳也让人过目不忘,也许它的百合之姿才让人联想到母亲。

相关文章

  • 古代文学1:《诗经》中的萱草

    《诗经 卫风.伯兮》有诗一句:“焉得萱草,言树之背。”萱草是一种颜色橘黄,近似百合的花,后来它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 【诗经植物】萱草

    萱草在中国有几千年载培历史。最早文字记载见之于《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

  • 甫田

    大学时期,古代文学课的作业,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再创作。 之前尝试把《孔雀东南飞》改成广播剧,这篇就是把《诗经》中的...

  • 《诗经》中的婚恋诗浅析

    摘要:《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诗经》中的婚恋诗历来是人们广为传诵摘要的,这不仅仅体现其真挚的表达方...

  • 【随笔】六月,有爱盛开——萱草特写小记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诗经》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唐)孟郊《游子诗》 六月,...

  • 萱草开花了

    萱草开花了,细雨中多了一丝俏丽动人,萱草本是中国的母亲花,只是世人更崇尚西方传入的康乃馨,所以被渐渐淡忘。 《诗经...

  • 《诗经》·文史拾记

    《诗经》·文史拾记 沧海和雪 讲述古代文学史的书籍大都以先秦文学开头,说起先秦自然想起了《诗经》,众所周知《诗经》...

  • 诗中杨柳多

    杨柳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客”,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杨柳的诗词,比如《诗经》中的“昔我往兮,杨柳依依”、《...

  • 北堂幽暗,可以种萱

    萱草,民间多俗称黄花菜、金针菜,《博物志》中有载:“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而《诗经疏》上也称...

  • 【原创】七律/金娃娃萱草

    七律/ 金娃娃萱草 作者:心博、图片:网络 萱草诗经载魏风,该君有别莫惛懵。 功能一致皆宜病,姿态殊然各惹瞳。 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文学1:《诗经》中的萱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kr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