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小A和小B都结婚才几年,孩子都不到一岁,正是哺乳期间。
上周,俩人在一起讨论想要买车,自己的钱不凑手,如何从妈妈家和婆婆家借钱。
自己的娘家自不必说,关键是如何向婆婆开口,毕竟儿子刚刚结婚,男方付的钱更多些。
今天,小A喜笑颜开地说:哈哈,婆婆同意借钱给我了,还催我快买呢!
小B则一脸愁容,未得到支持。
那么这两人是如何借钱的呢?
小A使了一计,连着7天晚上8点多才到婆婆家哺母乳,公公婆婆每天都要等小A和丈夫吃饭。小A每次都很抱歉地说"我们太忙了,总是害得小峰(小A的丈夫)也要等我下班,把他饿坏了!"小峰就接茬说"下个月开始,我也多加班,等我攒够了钱,给你也买辆车,我就省得这么辛苦了,我在车上又冷又饿!"
婆婆一听,心疼儿子,主动说:"差多少我先借给你们,等有钱还我。"
小A搂着婆婆撒娇:"谢谢妈,我们一定尽早还你!"
小夫妻相视一笑,大功告成!
而小B呢,回家直奔主题:"妈,我想买量车,还差点10万,你借给我们点呗!"
婆婆抬起头:"10万?你们结婚刚买的车,你俩上班还顺路。买那么多车干嘛?,你们俩刚结婚,我的家底也快掏空了,先缓缓吧!"
小B的丈夫赶紧解围:"妈说的对!听妈的!"
小B一脸尴尬。
为什么同样一件事情,却得到两个不同的结果?
大家一番讨论,得出结论:
小A取得了丈夫的支持,形成统一战线,同时抓住婆婆疼儿子的心理,略施小计,最终取得成功。
小B却过于直白,又未获丈夫的支持,关键时刻站在婆婆一边,计划落空。
归根结底,小A的情商套路胜于小B,无论是家庭还是单位,取胜之道莫过于此。
众人一片唏嘘。
![](https://img.haomeiwen.com/i19191877/3c9f8009d0f40ed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