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随笔专题投稿随笔散文心情随笔
包子、火堆、挑灯笼——故乡风俗志之一(随笔)

包子、火堆、挑灯笼——故乡风俗志之一(随笔)

作者: 蛰虫 | 来源:发表于2019-03-09 19:34 被阅读2次

                                  包子、火堆、挑灯笼(随笔)

                                      ——故乡风俗志之一

                                                 作者:蛰虫

       在南乡,以前就没有元宵节这一说,或者直接叫正月十五,极少数人叫灯笼节,顾名思义,灯笼(花灯)才是正月十五的主角。

       我第一次吃元宵是在高一。那年正月十五我们已经开学了,晚自习学校放了假,让我们这些“乡棒们”见识见识大县城的元宵夜。在一位城里人同学的带领下,我们见到了元宵,平时省吃俭用的我还花了大半周的菜金一毛六分钱吃了四个。同行的其他同学站在旁边看着,没舍得。

        南乡正月十五流行的食物是包子。下午娘和婆、大姐包好包子,晚饭吃包子。包子馅各种各样,以素馅居多,毕竟那个时候能吃饱肚子已经很满足了,没有人挑挑拣拣。有一样,一定要包一些老鼠包子,用槐豆(其实是黑皮大豆)做眼珠,作为对灶神爷的祭品。南乡地处旱塬,大米都算奢侈品,从不吃元宵,也就没有元宵节这个词了。

       孩子们等不急吃包子,就急着要出去,干嘛?挑灯笼,各式各样的灯笼,窗花的、莲花的、火罐的、碌碡(故乡方言lu chi)的,琳琅满目。还有兔子的、公鸡的,放在地上用绳子拉着。挑着灯笼去各家各户看烧火堆、放炮。这些灯笼不是今天的工业产品塑料灯笼,完全是纯手工制造,一般由孩子的舅舅家送来。南乡过年走亲戚,先是外甥给舅舅拜年,称 为纳礼,然后是兄弟们给姐妹们还礼,叫“送灯笼”。

        那个年代不光缺吃的,还缺烧的。再缺,正月十五夜里家家都要烧火堆。一捆玉米秆竖在大门口,搭成一座小山,从下边点着,一堆篝火就升起来了。跳火堆也是风俗,男人跳、女人跳、大胆的孩子跳。不小心踢着了火堆,或者调皮孩子扔进去一个鞭炮,火花四溅,引得人们一阵惊呼,或者笑骂。跳火堆,燎邪气!日子好过一点的人家会放一串鞭炮,甚至放几个烟花,惹得大半条街道的人来观看。

                                                                                                                2018.3.2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包子、火堆、挑灯笼——故乡风俗志之一(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ee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