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挪威的森林》这本书的意象和语言,看看它的语言是怎么出来的。好的作品,文字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看出来听出来的,甚至闻出来的。姿势是完全不同于教科书所说的方式。
同时,分析一下一个二流作家是如何华丽转身晋级为一流作家!
所以我解读的绝不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心理,而是作者或者说是小说的精神活动的起伏、呼吸、心跳。
作品鉴赏讲座,通过文字没办法讲的,最好是语音带手势才说得清,因为作品的意蕴在字里行间,文学鉴赏与审美的传授很难,本质上是一种心传意会的活动。而勾勒出意象和语言的发生原理,更是难上加难。
我们试着像村上那样……
村上坐在桌前,摊开纸笔,点亮台灯,一杯茶在手边。
村上眼前浮现出一幕场景……
跟着意象,我们往前看,听……
去联想他的联想。他先浮现了什么...然后……
不要总传统姿势,传统姿势是作品灌输给你一句句话,你跟着想象,这就不对了。
文学的想象,并非生活中的想象,而是艺术想象,它想象的对象是意象,从一个意象到另一个意象的联想,也是感受推动下的意象的展开。而非心理层面的想象。文学爱好者往往将想象理解为生活想象,心理想象,就在编故事里打转,找素材,拼贴情节,绞尽脑汁,岂不是漫无边际,纯粹脑洞的干活?
文学的想象和科学的想象一起构筑起人类想象的翅膀.文学的想象,是人类独有的直观的艺术化的想象.文学离不开想象,想象是文学的关键和基础,即便是非虚构文学,也必须经过想象.这是常识.对文学来说,想象就是一种认识、创作和创造(生活其实也是这样).有了想象,有了不同以往、不同他人的想象,才有可能形成新的认识,形成思想,形成追求,形成新的创作(也是创造).人类社会就是这样在不断想象之中不断地激活创作与创造,从而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但是,这样的想象力、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建立在见识、学识、素养、品行基础之上的.说得明白些,没从头到尾读过一些好书的人,大约也很难形成和具备这样的想象力、认识和创造能力.
当下文学的想象力在衰减.主要理由在于:对人类生存以及周遭的不同样态的认识,没有更新的创意和创新,反反复复的故事人物,拾人牙慧的套路思想.从阅读层面上看,不能有效地激发阅读时的想象和思维.
就像挪威的森林,有很多这样的小意象,不是摊大饼。他写一段拉回来,写一段拉回来,这是呼吸心跳
他很放松,也沉浸。
他放松,从一个到另一个,但始终在意象世界里,而不是跳到现实界。这个差别很大,国内作家都做不到,包括余华和迟子建。
他abc,cba
我们a.b.c.d不断跳戏,
他始终在意象里。
因为他懂,国内作家不懂。但是他不说,这是他的写作魔术。
比如开头,他在飞机上,这就在意象里了。而多数人认为是叙述者在现实界,根本就不理解他的魔术。乍看似乎没区别。不是在叙述吗?差亦。已经在意象里了。
这个差距有多大啊!国内作家怎么能追得上他呢……
所以他在不知不觉中呈现了作品的小世界,读者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带入,其实第一句就已经开始了。
我会再对比余华的活着,就可以看到差距。
第一章
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那一年的整个夏天,我如同一只乱飞的麻雀,游荡在知了和阳光充斥的村舍田野。我喜欢喝农民那种带有苦味的茶水,他们的茶桶就放在田埂的树下,我毫无顾忌地拿起漆满茶垢的茶碗舀水喝,还把自己的水壶灌满,与田里干活的男人说上几句废话,在姑娘因我而起的窃窃私笑里扬长而去。我曾经和一位守着瓜田的老人聊了整整一个下午,这是我有生以来瓜吃得最多的一次,当我站起来告辞时,突然发现自己像个孕妇一样步履艰难了。然后我与一位当上了祖母的女人坐在门槛上,她编着草鞋为我唱了一支《十月怀胎》。我最喜欢的是傍晚来到时,坐在农民的屋前,看着他们将提上的井水泼在地上,压住蒸腾的尘土,夕阳的光芒在树梢上照射下来,拿一把他们递过来的扇子,尝尝他们和盐一样咸的咸菜,看看几个年轻女人,和男人们说着话。
第二章
早上几年的时候,家珍还是一个女学生。那时候城里有夜校了,家珍穿着月白色的旗袍,提着一盏小煤油灯,和几个女伴去上学。我是在拐弯处看到她,她一扭一扭地走过来,高跟鞋敲在石板路上,滴滴答答像是在下雨,我眼睛都看得不会动了,家珍那时候长得可真漂亮,头发齐齐地挂到耳根,走去时旗袍在腰上一皱一皱,我当时就在心里想,我要她做我的女人。
家珍她们嘻嘻说着话走过去后,我问一个坐在地上的鞋匠:
事实上村上不是一次做到的,而是最初有个短篇萤
原作短篇文字原封不动,但这方面就差了
萤
很久、很久以前。虽这么说也不过十四、五年前的事,我曾住在一个校外的宿舍。那时我才十八岁,刚进大学,对东京完全不熟,加上我没有一人在外住饼,家里担 心便帮我找了宿舍。当然,费用也有关系,宿舍比一个人住便宜多了。我当然希望一个人租房子住来得清爽。但想到注册费、学费,及家里按月寄来的生活费,还是 不好固执己见
校外宿舍位于视野良好的文京区高台地,占地广阔,四周围着高大的水泥墙。大门外,迎面即是一株高大耸立的樱树,树龄一百五十岁,或者更多。站在树根处往上望,绿色枝叶几乎隐蔽了天空。
如果作为挪威的开篇似乎也可以但是艺术性差很多。
这就是从平凡到卓越,一个台阶而已,很难,但也只是一个台阶,观念的变化,结果不同。
讲座历时一小时,因为是语音,还没完全整理,略。
结束语
这次解读对于我是第一次,因为不同于以往情节结构人物分析,这次是从意象出发,从文学语言的发生原理出发,自感还比较满意。
对于通常的解剖式的分析我厌倦了,也厌恶了,那种手术刀式样的解读对读者没有帮助,对自己也没有收获。通过这次讲座,我解决了如何传达意象的生成机制问题。以后也会结合好的文本来继续解读,以飨大家厚爱。
寻虎
2019-5-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