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典《论语》学习录:1
《论语》一书,是孔子与门下弟子以及当时的君臣论述学问论述政事的言辞,由门人记录下来,总共二十篇。里面所讲的内容不外乎是最平常的人伦日用方面的事情,然而其包含的则有天德王道那样广大的义理。学习者如果能反复于此探索推求,则圣人的气象就可得而见矣。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一章是孔子教导人要勤于学习。
孔子是说:“努力探知事物的道理以达到极至,使人们清清楚楚的明白天理人性,期望能达到圣贤的境界,要想有这样的功效就要学。自己所未知的,去仿效圣贤已经知道的;自己不能做到的,去仿效圣贤已做到的,这就是学的事情。而有的人将学当做很苦的事,那时由于他学过后不经常温习的原因。如果学了以后,又能经常温习,没有间断,则通过学而所知道的就更加精细,所能做到的就更加纯熟,心中淡然而不厌烦,不也是很喜悦吗?学既然有了心得,人们自然信任跟从,同类的朋友自远方而来,以求教诲,一个人的学问能成为广大众人的学问,一个人的学说能成为广大众人的学说,心中自然而不会疲倦,不也是很快乐吗?朋,是知我者,朋之外,岂能没有不知道我的呢?倘若说由于别人不知我,而有稍许的不快乐,这是学还没有纯熟。惟有别人不知你也不会有一毫的含有怒的意思,心中开阔而不累,不也是君子吗?”
学由喜悦而达到快乐,以至于由不怒而成为君子,则达到圣贤的境域了。总而论之,经常保持学的正统、习的纯熟、悦的深厚而不停止,成就德还难吗?
张居正讲:学,是仿效。凡是致力于知和行,都是仿效圣贤的行为,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习,是温习。说,是喜悦。孔子是说:“人做学问,常感觉痛苦而不喜悦的原因,是因为其人学的不熟,而没有见到其中的意趣。如果学过后,又能时时温习而不间断,则所学的内容就会纯熟,义理融合贯通,心中欢喜,这样进步自然不会停止,所以说不亦说乎!”
朋,是朋友。乐,是欢乐。学既有所得,人们自然信任而跟从他,就会看到那同类的朋友都自远方而来,以求我的教诲。这样则我的德不孤,圣贤之道得以传播,又能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自然情意得以宣畅,而得到的快乐没有比这更大的了。所以说不亦乐乎!
愠,是含有怒气的意思。君子,是成德的人。将善给予别人,固然是快乐的事情,倘若有的人不知你的行为,于是就不高兴了,则犹如被名声所累,这样的人其德是不完整的,还不足以成为一个君子。所以虽然我为善的名誉别人不知道,我也会处之泰然,连一毫的含怒之意都没有。如此则我的心非常纯粹,是为了修养自己,而不求别人知道我的善行,这是由于学而使诚于内,而在外不想有何愿望,如此则见识意趣广大,志向高远明确,这样就是纯正成德的人。所以说不亦君子乎!由说而进到乐,从而成为君子,则希望成为贤,希望成为圣,学所能做到的,都具备了!
朱子讲:学而第一。这是书的首篇,所以所记载的多是务本的意思,乃是入道之门、积德的根基、学习者当先要做的。共十六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悦同。O学就是仿效。人性都是善的,而觉悟则有先后,后觉悟的人必须仿效先觉悟之人的行为,才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习,是鸟数飞也。不停的学,就如鸟数飞也。说,是喜的意思。既然已经学了而又经常温习,则所学的内容就会纯熟,而心中就会喜悦,这样进步就不会停止。程子讲:‘习,重习也。时时的思索推求,于其中融汇贯通,则会喜悦。’又讲:‘学者,将所学用之于所行。经常温习,则所学的是为了自己,所以悦。’谢氏讲:‘时习者,无时而不在温习中。坐如尸,坐时习也;立如齐,立时习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O朋,同类也。自远方来,则近者可知。程子讲:‘将善给予人,而信任跟从者多,所以快乐。’又讲:‘悦是在心里,乐主发散在外。’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O愠,含有怒气的意思。君子,成德之名。尹氏讲:‘学在于自己,知不知在于别人,何必生气呢。’程子讲:‘虽然快乐在于别人知道你,然而别人没见到也不烦闷,乃是所谓的君子。’我认为,别人知道而快乐的是顺而易,别人不知而不生气的是逆而难,所以惟有成德者能够做到。然而德之所以能成,也就是说要学的正统、习的纯熟、喜悦的深厚,而不停止罢了。O程子讲:‘快乐是由喜悦而后得的,不快乐不足以讲是君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