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麦小风
“快点儿吧,校长找你你。”同事说,“主任也在门口站半天了。”
“你为什么迟到,怎么刚来?”教学主任站在班级门口,怒气冲冲得说。“我,上厕所了。”我纵然千般焦急,却轻描淡写得说,一脸大无畏。“下次注意。“他压低了声音,似乎千言万语浓缩成了这四个字。他接着说:“我这次够给你面子了。”
突然,梦醒了。

在这里,我却清楚的感知到自己的焦急。似乎,这是生活中经常体会到的一种感觉。
早上,在好几个闹钟的催促下,不情愿的起床了。明明时间不算晚,可上班却总是卡点。每次都是刚刚好,不迟到,不早到。也有遇到问题的时候,有一次,电车忘记充电了,半路上没电了。有一次,开车去的,某条必经之路封住了。所以,是切切实实的迟到了。路上的心情可想而知,是急的不能再急。
白天,领导布置的任务,一拖再拖,想着,反正还早,不着急,结果,最后最着急的就是自己。
晚上,明明告诉自己要早点睡觉,早睡早起,看看表觉得还早,看会手机,吃点东西,心血来潮,还会运动一会儿。一看时间不早了,赶紧洗漱,先给孩子洗,再自己洗。等爬到床上的时候,发现又过了自己设定的睡觉时间。晚上睡觉都带着自责,为什么不能用早点睡?孩子真是长身体的时候!明明不晚,为什么到最后都晚了?
以前不知道拖延这个词,后来才知道。如果说这是一个习惯,那不好改,几乎没救了。不过,如果把这当成是一种态度,那可以转变。先是从心理上暗示自己,自己可以尽快完成。等自己拖拉着不想行动时,告诉自己,自己可以很快完成行动。当态度转变了,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就是行动了。可以用手写下来自己要做的事,也可以设置闹钟提醒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虽然看似很小的动作,却能提醒自己,何乐而不为?最后,记得犒劳自己。当自己完成了几个小目标后,肯定会有成就感。光这些,是不够,还可以奖励自己,比如送给自己一盆漂亮的花,一个可爱的公仔,一顿美味的大餐,哪怕是一杯飘香的奶茶。这样,会更加肯定自己提高效率的做法。

告别拖延,是减缓焦急的药。药虽苦,良药苦口。
行动,从一件小事做起。比如,我今天一早就爬起来写文章。这样一天心里都不用惦记这事了,更不用晚上睡前,发现自己忘了写,而焦急。这种感觉,真的很棒!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每日迈出一小步,小有喜悦感,风一样洒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