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麦卡勒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二十二岁完成的《心是孤独的猎手》,美国现代图书公司评选的“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中排名第17位。这本书也令麦卡勒斯一举成名。传奇的人物总是有着传奇的经历,但对于麦卡勒斯来说,这似乎更多的是代表她的身体!她的一生中,病痛如影随形。十五岁时患风湿热,但被误诊和误治。后来,她又经历了三次中风,病魔肆意地摧残这样一位天才女作家。最终,她在29岁时瘫痪。
麦卡勒斯孤独,也是在这期间拜访她的吧?
三年前,我翻开麦卡勒斯的《心是孤独的猎手》。那是一个初秋的午后:天气依然闷热,树梢上原本躁动的蝉儿,纷纷离群索居,偶尔发出的声音里,已有了秋风的爽气。不知道是因为经历喧哗之后的成长,还是感受到了不可逃离的命运宣判。
文章的开头至今记忆犹新:镇上有两个哑巴,他们总是在一起……
时至今日,每一读起这本书,我仍然痴迷于卡森-麦卡勒斯那细腻到窒息的笔触和真实独特的感受。
故事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纵深处的一个小镇上。在小镇上,孤独总是无处不在,却又无法追寻。它在这个闷热的小镇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的身上。小女孩米克的成长梦想中,黑人医生考普兰德的民族理想里,知道了“真相”却无人愿意倾听的酒鬼杰克-布朗特身上,隐藏内心的咖啡店老板比夫-布瑞农的眼眸里。这些人都围绕在温和的“聋哑人”辛格的周围,急于倾诉并希望寻找共鸣。但房子越拥挤,主人公之一的辛格却越孤独,只想着他那住进精神病院的朋友安东尼帕罗斯……
美国南部小镇作品同时折射了美国那个狂乱年代变更所导致的集体精神缺失。当然,也有种族问题的描述,这也是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识!
周国平在《中国人缺少什么》中说过,中国人对孤独是疏离和对抗的,因为我们缺少头脑的认真和灵魂的认真。
对于中国人来说,孤独是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它很早就频繁地出现在《礼记》、《管子》等经典古籍中。原意指的是“幼儿无父与老而无子者”,后来又有了“孤立而无所依附”的内涵。这个词在文章中,更多的是表示情感的缺失,从而也有了空虚、寂寞的意蕴。
所以我们更多地选择逃避甚至无视这种精神状态。在传统文化之中,中国的知识分子以其独特的道德哲学和农耕社会早熟的智慧,将孤独完美转化甚至消解。
屈原的“宁赴清流”,苏轼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等,都将孤独转化为政治失意后的个人品德的坚守,转化为个人坎坷遭际后的山水之乐,并从中获得心灵的慰藉。
而在《心是孤独的猎手》中,麦卡斯勒的孤独是这样的:孤独是自成世界的独处,包含人类的喜怒哀乐,却又超越人世的快乐与痛苦、空虚和寂寞。它是一种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身体与心灵双重的独特体验。如文中“天逐渐变暖了,令人昏昏欲睡。焦虑慢慢地化成疲倦,在他身上可以看见一种深深的平静”。在作者笔下,孤独被具象化了,更具真实的感受性。
虽然,孤独无关美与丑、好与坏。但与我们平凡生活中的每个人而言,我们在面对孤独的时候,更多地充斥着迷茫与痛苦,更多的是真实地烙在心灵上的记忆之痛。亲人的离去,他乡独自而又艰辛的生活,个人不被理解的坚持等。都使我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我们该如何处之呢?
麦卡勒斯没有给出答案,她在《心是孤独的猎手》中,满怀巨大悲悯和无奈写道:他掉在两个世界里 ,他意识到自己正望着面前柜台玻璃的脸。 左眼追忆过去,右眼害怕的凝望未来 ——黑暗的错误的破灭的未来。吊在光明和黑暗之间,在尖酸的嘲讽和信仰之间。结尾出她写道“他调整自己,准备迎接早晨的太阳”。是麦卡斯勒的期许,还是对孤独的无奈与妥协,我不得而知。
无独有偶,27年后,《百年孤独》横空出世。从《心是孤独的猎手》到《百年孤独》,从墨西哥湾到加勒比沿岸,从小镇人们的日常生活到拉丁美洲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斗争,都包含着孤独这一主题。
最深切的爱恋和最强烈的憎恶都无法消解它。孤独似乎成了人类不可避免的可悲的宿命了。“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每个生命个体都会在孤独与无奈中,初生、喧哗、躁动、消逝并循环往复。
那我们该何以为继呢?我想,即使人类共同的宿命里,让每一座岛不能相互靠近。但至少,每一座岛都可以繁花盛开,然后彼此凝望,互相欣赏的吧。
不怕,去孤独!
内心自由,拥抱孤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