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看完了这本朱生豪先生所翻译的,著名的不能再著名的名著,却始终不敢写下些感想。只要稍微有些文化,大概就没有不听过莎士比亚名字的人,但对于他的作品,看过的人就未必很多了。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他的作品实在太过伟大,伟大到完全处于另一种境界,而在广大的俗人眼里看来,读这另一种境界的文学作品的读者们,也会是另类的人了。
社会是如此的浮燥,若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不去玩手机,而是捧着本纸质书读着,被旁人看见,或许会被认为这人可能是在装文艺。再如果捧着的是一本莎士比亚的著作,那么会被认为这人一定是在装文艺了,尤其对于我这样一个四十岁上下的男人,在大庭广众之下看这样的书,自己也要有那么几分勇气的。而事实上,到了这个年纪,已经完全有勇气去决定自己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了,便也能够堂而皇之的读完《莎士比亚悲剧五种》了。
读过了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哈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这五种悲剧,再与前一阵子读过的五种喜剧比起来,感觉上悲剧更加深刻得多,对我也更有些吸引力。毕竟这个世界还是真实的,现实中皆大欢喜、才子配佳人的事情可能的确存在,但到底没有亲眼见过,而种种的悲剧却几乎无时不在上演。艺术源于生活,导致悲剧上演的仇恨、嫉妒、贪婪、狂妄、自负、猜疑等等,就是不停地在现实生活中制造着大大小小的各种矛盾、误会、错误、冲突。戏剧里发生的那些看似极端的情节与冲突,表现在实际生活里,或许会更加的极端。戏剧里的角色,还会有个身份的标签,戏剧人物的好与坏,几乎是一目了然的。但在现实生活里,哪个人不是戴着几副面具,一个人好与坏,又有几个人能够看得清楚分明呢。“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五种悲剧便是五种人生戏。
除了悲剧的剧情,莎士比亚的语言更是让人着迷,戏剧里的种种台词,几乎随便拿出一句来,都是段隽永的格言。读时真有种拍案叫绝的冲动,不知莎士比亚对世事看的有多透彻,也不知莎士比亚又有多深的文学天赋,似乎是信手拈来,随意挥洒间,便能够写出这许多精妙而又深刻的句子来。同时不得不提的是,朱生豪先生的翻译也是精彩绝伦,几乎做到了东西方文化的无缝衔接,在文白之间的切换,也表现出来让人叹为观止的水平,看过之后,倒很想再去看看朱先生所写过的那些情书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