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养生
这篇小寒养生指南,才是过冬的保证

这篇小寒养生指南,才是过冬的保证

作者: 0afbd1cadb50 | 来源:发表于2019-01-06 10:09 被阅读1次

    小寒,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以及丑月的起始,太阳位于黄经285°。对于神州大地而言,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来了。

    我国最早的历法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指出:“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就是指农历十二月初次遇到寒流(寒冷)还算小的,所以叫做“小寒”,到月中的时候寒流(寒冷)就重了,就叫“大寒”。这段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

    白日隐寒树,野色笼寒雾,这寒气其实是阳气上升,逼迫阴气所为。此时旧岁近暮,新岁即将登场,寒冷鸿飞疾,蛰伏在自然界的生命活力已经开始酝酿。

    年节将至,年味渐浓,人们开始着手采购年货、写春联、剪窗花……全国上下一起为春节做着准备,也是人们最感温暖的时刻。

    小寒三候

    探梅

    小寒的时候,天气正冷,腊梅花却迎着风雪绽放了,此花的开放,也许是为了给蛰居的人们一个走出来的理由。红梅含苞待放,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会为之清爽振奋。

    南京:吃菜饭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搭配,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香鲜可口。

    广州: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加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天津: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

    小寒养生

    小寒时节我们在养生方面应注意什么呢?

    起居有常“藏”阳气

    1、早睡晚起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人体的阴气,使身体内的阴阳维持平衡。

    冬日适当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尤其对于习惯早起晨练的老年人,冬季可以适当推迟外出的时间,尽量避免太阳未升起时在寒冷的早晨运动。

    因为冷空气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脏供血不足甚至冠状动脉梗塞。

    2、保暖头足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之一,此时着衣应以保暖为第一要务。尤其是头颈、背、手脚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

    冬季外出或坚持室外运动的人群,应做好御寒保暖,最好戴上帽子、手套等。

    民间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的说法,提示我们冬天注意头部保暖的重要性。

    每晚坚持用温热水泡脚,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既温肾补阳,又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合理温补不盲目

    小寒饮食应以温补为主,尤其要重视“补肾防寒”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民谚亦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说明冬季进补的重要性。

    但在这个进补的时节,同时又应当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原则,既不宜生冷,也不宜太过于燥热和油腻。

    饮食结构依然要合理,注意荤素搭配。过量进食热量较高的羊肉、牛肉等食物,往往会产生内热,所以冬日蔬菜水果依然必不可少,如大白菜、萝卜、香蕉、苹果和梨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小寒时节,天气除了严寒,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干燥,尤其北方供暖以后,因此要多饮汤汁,润燥生津。

    适宜吃什么?

    1.日常饮食可选择高热量、性偏温的食物,如芝麻、栗子、牛奶等。

    2.这个季节的养生原则是敛藏精气,固本扶元,以“防寒补肾”为主,进补食物可选择栗子、大枣、桂圆肉、淮山、莲子、枸杞等。但体质偏热、偏实及容易上火者,则注意凉热的合理搭配。

    3.常饮梨水可以滋阴生津,润燥止咳,防止天气干燥导致的口干、咽干;还可以煮萝卜水饮用(最好是白萝卜),可以理气健脾、清热利尿,同时有促进消化之功。

    禁忌吃什么?

    1.少食性寒凉的中药,如金银花、薄荷、西洋参等,以免伤脾胃阳气。

    2.切忌各种黏硬,生冷瓜果、冰淇淋、冰冻饮料等。

    3.忌各种寒凉食物,如绿豆、绿豆芽、柿子等。

    在此提醒大家,适宜的食物并不是天天吃、顿顿吃,不适宜的食物也并非一点儿也不吃,要掌握“适度”。

    调节情志慎忧思

    中医认为,肾者,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与冬令之气相应。小寒之时,应调养心肾,以保精养神。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就是要人们避免各种不良的干扰刺激,处于“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状态,方可使心神安静自如,含而不露,秘而不宣,给人以愉悦之美。

    小寒时节寒风凛冽,阴雪纷纷,易扰乱人体阳气,使人萎靡不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冬天日照减少,易引发抑郁症,使人情绪低落,郁郁寡欢,少言懒动。

    此时应调节自己的心态,注意精神的调养,保持乐观,节喜制怒。可以多听听音乐,让美妙的旋律为生活增添乐趣。

    尽量到外面多晒太阳,多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并注意动静结合。动可健身,静可养神,体健神旺,可一扫暮气,振奋精神。

    适度运动要适时

    民间有谚语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

    小寒节气应适量运动,可增强免疫力,有效预防感冒,同时使人精力充沛。运动还能减轻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

    运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方式,老年人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运动时务必注意不要大汗淋漓,以免使阳气外泄。

    根据中医学“天人合一”以及“五行学说”,肾主骨生髓,而寒易伤肾,冬季易出现骨关节疾病,运动同时应注意对骨关节的保护

    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因为此时气温很低,肌肉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降低,极易发生运动损伤。

    另外,锻炼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较暖和时进行。

    中医理疗要熟悉

    中医外治法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可以通过艾灸、手指点穴、三九贴敷等方法来调养因寒冷带来的身体不适。

    比如我们常用的足三里,有“长寿穴”之称,位于小腿前外侧,距胫骨前缘1横指处,经常刺激足三里,有防病健身、益寿延年的功效,此穴治疗范围广,有通调百病的效果。休息时敲打或按摩此穴,可消除疲劳。

    (编辑:市子 源网络,若侵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篇小寒养生指南,才是过冬的保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oj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