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儒、道专题哲学馆成功励志交际心理人文社科精品
佛学三问,每一个都堪破人心,得菩提正果,断烦恼迷执!

佛学三问,每一个都堪破人心,得菩提正果,断烦恼迷执!

作者: 哲学诗画 | 来源:发表于2019-07-27 16:19 被阅读9次

佛学三问,每一个都堪破人心,洞察人性。让你瞬间开悟,得菩提正果,断烦恼迷执!

什么是即心即佛?

佛家认为,以前的念头不生就是心,今后的念头不灭就是佛。执着于一切相就是心,不执著于一切相就是佛。

所谓: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尘世中,人们的想与不想其实是两种偏见,我们要用正觉正念,去除邪念歪理。多想自己的过失,少想他人的是非好恶。

如何成就大智慧?

佛家认为,要想成就人生之大智慧,就要学会看破俗世中的相,学会身处其境而不执迷其境。在其境中不生爱憎,没有取舍。不去想利益的得失成败,让自己的心安住,达到闲适淡泊,超然物外。

无论身处何时何地,还是行住坐卧,都怀有一颗单一的心,不变的心,这样就能成就一种智慧,一方净土。佛法好比雨露,人的佛性就是种子,种子遇到雨露,就会发芽,开花,结果。领受佛法的人,会获得菩提正道,结出菩提正果。

如何认识心中的众生?

想要知道佛,认识什么是佛性,就必须要认识什么是众生。只因众生不认识佛,而佛却认识众生。

自己的本性如果觉悟,那众生就是佛。自己的本性如果愚钝,那佛就化为众生。自己的本性如果平等公正,那众生就是佛。自己的本性如果偏见不善,那佛就是众生。心中有佛,那这个佛就是属于自己,自己的佛是真正的佛。心中如果没有对佛的心思,没有对众生的思量,那无论如何是寻不到佛的。

我们各自的心就是佛,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只要认识自己的本心,认识自己的本性,就是最好的佛法。因为本心,无静无动,无生无死,无去无来,无是无非。不生变化,不住停留。

相关文章

  • 佛学三问,每一个都堪破人心,得菩提正果,断烦恼迷执!

    佛学三问,每一个都堪破人心,洞察人性。让你瞬间开悟,得菩提正果,断烦恼迷执! 什么是即心即佛? 佛家认为,以前的念...

  • 答案在北方

    烦恼变菩提,烦恼即菩提。 有破有立,自我赋权。仁有三义:一仁爱,一果仁果核,找到自己,一仁破,无善恶,方得成长。答...

  • 2022-09-07

    几时能真真的堪悟了生死二境,多半才能实实在在的破去了执我之心。 破我执?断舍离?亦或是拴意马,锁心猿?人佛鬼畜皆有...

  • 学佛笔记: 观“死”离欲,一心专念

    现在我们很想破迷开悟。要怎么样断烦恼,怎样才能够有把握往生西方世界,证得圆满的佛果?大家确确实实有这个愿望。...

  • 《六组坛经》语录摘抄-书写稿(一)

    执念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内心即是一切众生相! 语录一: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 红尘远,梦流年

    提笔眷恋, 投笔缱绻, 天涯远,人不见。 破镜谁知, 月下重圆难自堪。 此生执念, 伊人心安, 无畏冷暖。 便教我...

  • 得成于忍

    佛学将天地称作婆娑世界,意为“堪忍”,我们每一个人活着都会有烦恼压抑其中,无法倾吐。一位西方学者曾经说过:“忍耐和...

  • 道路千万条,“行”字第一条。功夫一到家,极乐是你家。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每个法门都在引领人们破执除迷,断除烦恼,回归真如本性。如果所有的法门都浓缩成一个字,那是什么呢...

  • 堪不破的迷

    之前看过的热点中有谈到过"是放养式教育还是圈养式教育好的问题"。我自己认为还是放养比较好的,可能是因为自己...

  • 书法:依戒资定,以定发慧,依慧断惑

    佛学即戒定慧之学,戒为一切菩提本,学佛若不行戒律,即不能得慧,因不得慧,便生愚痴,难以断惑。 戒定慧是逐层递进,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学三问,每一个都堪破人心,得菩提正果,断烦恼迷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ye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