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麻吉星精英教师培育计划
数学逻辑可以怎么学?——观黄爱华老师上课有感

数学逻辑可以怎么学?——观黄爱华老师上课有感

作者: 陈蕾FZ | 来源:发表于2021-04-30 22:04 被阅读0次

    福州金山中学  陈蕾

    图1:4月27日温泉小学黄爱华老师展示课

    这是我第一次在现场听黄爱华老师上《24时记时法》一课。虽然之前在网络上听过黄老师在成都与东莞的课,但每一次听来总有些不同,而我也会有些新的思考。

    这节课里,最闪亮的依然是关于数学逻辑的教学片段。课前,学生们已经观看微课,并完成了学习工作纸上的任务。其中,第一个思考任务就是“12时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有什么不同”。带着课前的初步思考,黄老师引导学生再次认真观察时间展开图,一起来归纳总结主要的不同点:1.要不要加说明,2.有没有重复的数,3.有没有分段记时。然后,重点来了,黄老师问:这三个不同点中,到底谁最有资格排在第一行?写在最上面?

    图2:第一次作答数据

    此时,在短暂的独立思考后,学生们利用手中的反馈器按下了自己心中的答案。在第一次选择中,有17位学生(占57%)选择了“3.有没有分段记时”(如图2)。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坐在后排的一个小女孩,她主动站起发言,很清晰得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因为12时记时法有分段记时这一条,所以我们就会联想出12时记时法有重复的数字。重复了之后,一天中间就有两个一样的时间,所以就要加说明才会知道到底是上午七点还是下午七点。”

    图3:第二次作答后的挑人

    除了那个小女孩,黄老师还特别从选择“1.要不要加说明”中随机挑选了一位学生也来说说自己的想法。经历了几位学生的班级分享后,黄老师邀请学生们来进行第二次作答。此时,仅有2位学生仍然选择“要不要加说明”。课堂上,黄老师特别挑选了其中一位学生泽林来对话。从图3的数据中,可以清楚看到泽林的思考历程,他从原本选3改变成了1,认为“说明”更重要。黄老师不仅没有批评他,还对他说出自己的想法表示了肯定,当然也在师生对话中不断引发再思考。

    在这节课里,黄老师为我们示范了如何提炼出数学课的大问题,不断引发学生思考与表达。在这段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跟随着黄老师一起学习“逻辑”,通过一次次的思考碰撞,找到那个合适的顺序,并开始学会有逻辑地说明道理,接近并理解数学的本质。

    作为小学数学“门外汉”的高中政治老师,在看完黄老师的课后,我从自己对学习理解的视角,有了一些新的想法。虽然温泉小学的学生是厉害的,可我个人认为黄老师设计的逻辑推导对三年级的学生应该是难的。

    记得王绪溢博士在《完成教学任务vs创造学习可能》一文中曾引用哈佛大学教授李.舒尔曼(Lee Shulman)的观点:“教学必须从教师对于学生应该学什么,以及应该如何教给学生作为起点。它经由一连串教师提供的明确指令与学习机会的活动来进行,而学习本身最终是学生自己的责任。”所以,教师应该组织怎样的活动,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如何才能确保班上每一位学生都亲自去探索、去感受数学的逻辑味儿?我斗胆写写自己的“改造方案”。

    图4:我设计的学习任务单

    基于课前的学习工作纸,学生们已经初步分析了12时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不同。到了课堂上,大家就可以来交流并归纳出三处不同点。这个部分仍可以像黄老师一样,采用与学生对话的方式进行,帮助学生一起概括出来,明确三个不同点的顺序。接下来,我想着试着把学生的思考与投票环节重新设计成一个课堂活动。

    首先,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单的第2题(如图4)。这道题依然是沿用黄老师的核心设计,但为学生提供了学习“逻辑”的基本支架。学生们可以在“支架”的帮助下,自行尝试,并写下探索的结果。接着,学生可以运用反馈器提交红色正方形里填写的数字序号,得到第一次独立思考的反馈结果。紧接着,教师可以根据数据结果,开展小组对话,让学生通过同伴彼此学习启发新思考。然后,当学生完成小组对话后,提交第二次作答的结果。最后,老师可以根据数据挑选相应的学生,分享和检核小组学习的成果。

    或许如此一来,原本需要教师引导完成的逻辑链条,就可能学生自己借助支架有了更深入的体验与思考;原本只在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发生的对话,就可能会扩散到更多的学生与学生之间。

    当然,最终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还需要小学数学老师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验证。而在其间,我自己最大的收获是总结把问题改造成小组活动的方法,并将这些经验用到我自己的思政课堂中。


    附:2018年,第一次在线上听黄老师直播课的反思《政治老师眼里的“数学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数学逻辑可以怎么学?——观黄爱华老师上课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gnrltx.html